历史发展的影子总是无处不在,作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公交的变迁不仅演绎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折射了城市的发展变化。每一座城市都少不了公交车,每一辆公交车都少不了公交人。公交人是一个群体,有司机,有调度员,有已经退休离开岗位的老人,也有新上岗的青年人。他们每天为了市民们的安全出行而坚守岗位,我们见过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默默奉献的公交人在凯里,有这样一对夫妻,有人把他们称作“公交夫妻”,他们就是余国利和他的妻子杨昌泉,余国利是个正宗的“公交二代”,在从事公交驾驶员30余年的父亲余文周影响下,余国利也成为了凯里一名公交司机。妻子杨昌泉,人如其名,身为八零后的她看上去也就是个学生的样子,肤白貌美,脸上还时常带着羞涩的笑容,就像泉水一般清澈。
为了方便凯里市民出行,公交司机们早班必须4点半起床,晚班要到11点以后到家。每天清晨,当我们还沉睡在梦中的时候,他们已经迎着暮色出发了;迎来送往着不同的乘客,重复起步、停车、疏导乘客等平凡工作,夜晚,当万家灯火已阑珊,公交车才披着星光归来。“因为我们每天工作都比较忙又没时间看孩子,只能把他一个人锁在家,那时候,他才五岁啊,一个人在家也会很害怕。后来就习惯了,也没有办法。夜班有时候11点钟才回到家,儿子早就睡觉了,作业也辅导不到,第二天就只能在电话里教一下。”说起自己10岁的儿子,夫妻俩言语中都充满了愧疚.....
但是,上班的时候,每个时间点的匆匆一面,也却成了两个人的期待!“现在我们跑同一个班,因为如果错开班就会像陌生人一样了,就一个上班去了一个下班,会一天都看不见。我们的两条线路有一个点,在那里,如果时间对得上的话可以看到。遇到时我们就会点头笑一笑,或者喊一句话,那样的话,就会觉得又有了动力!”夫妻俩笑了笑说。
尽管日子过得非常的忙碌,但是,余国利却时常记得,给妻子买礼物,在闲暇的时候,帮妻子做饭洗衣服,他深知,妻子杨昌泉是86年出生的年轻女司机,与其它85后女孩一样,她也爱美,也爱时尚,不能亏待了她。同时夫妻俩聚在一起的时候,也会相互鼓励,陪孩子成长!
突发事件:年1月7日早晨,天色阴沉沉的,公交驾驶员余国利师傅像往常一样,7:06分从金玉商场发车开往火车站。对于余师傅来说,这是平常的一天,每天都要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好几趟。
正值上班高峰期,一路上乘客上上下下,当车从行政中心往市建设局方向行驶时,忽然听到车内有人喊:“有人晕倒了”,余师傅立即放慢车速后问道:“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家人陪同?”,此时,几位热心的乘客答道:“她一个人,快打急救电话”,余师傅急忙说:“医院不远,救人要紧”。接着,余师傅打开车辆应急灯,医院,中途经过的建设局站和万博站都没有停留,医院的急救通道上。车子刚停稳,几位热心的乘客大姐急忙跑进急救室喊来医务人员上车检查患者的情况。原来晕倒的乘客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脸色发白,人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医院人员急忙把患者抬进急救室,余师傅这才松了一口气,紧张的心平静下来,医院,继续一天的工作,并没有把自己做的好人好事向其他人说起。
下午,公司才知道此事,几经周折才查到此事的好心人正是公交驾驶员余国利,第二天,那位在公交车上被救的女乘客,给余师傅打来了感谢的电话,十分感谢余师傅在这个紧急的时刻救了自己。
余国利说,像他们这样的公交家庭在凯里的公交系统中并不少见,大家都很热爱这个行业,不少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继续从事公交行业。
而记者也相信,在公交人的眼里,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赖以生存的工作,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项事业,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公交精神已经透过老一辈们坚定的眼神,深深扎根在了新人们的心里。愿公交可以带给百姓更多的方便,也能够给公交人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本台记者:顾菲
消息来源:凯里公交总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