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镇,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江南古镇,细雨蒙蒙、温婉动人,是很多人的梦中故乡,但是其实在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上有许多重要古镇,这些古镇虽不如江南古镇那样温婉,却也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比如说贵州凯里市的下司古镇,就是一个因茶马古道而兴起的商镇,有着浓厚的马帮文化,繁华时期,更是被誉为“小上海”。
下司古镇距离凯里市约40多分钟车程,占地面积其实并不大,起初只是一群商人在当地开辟的货物中转地,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也是因为这里有个货物中转码头才繁荣起来,在民国时期,这种茶马贸易发展到鼎盛阶段,在这里,码头已经不仅仅是停靠船只的地方,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码头文化。
下司古镇有两座标志性牌坊,一处在入口门,一处在古镇广场内,始建于清朝年间,牌坊的正反面都雕刻着一些商业传说。古时下司是一个码头,往来着各式各样的商人,为了生意能够顺利进行,牌坊就成为当时人们祈福的工具。在牌坊中间部分便雕刻着八仙,商人们希望生意可以像八仙一样灵通,当然,其中也是希望在这里做生意的人能够守诚信,既然是生意,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靠本身来,而不是走歪门偏路。
古镇内的街道也颇多,有10多条街巷,建筑风格多样化,有民国、徽派、闽南建筑,甚至还有吊脚楼等,其中清江街上能够看到徽派建筑,马头墙是其典型的象征。也有一条特色街道文创街,这是一处文艺街道,很多从前的手工艺人都在这条街道上创作,其中不乏非遗传人,有铜鼓民间画创作、苗银打造、手工刺绣等技术,大多是坐在自家店门口,现场创作。
镇内还有一所学院,叫阳明学院,听闻是阳明先生的弟子修建的,建筑古朴,是为延续阳明文化而建造的学院,最令人惊讶的是,这还是一座女子学院,在当时,女子能够上学院,那可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甚至可以是难得的事情,由此可见,当时这个不出名的小镇文化普及度有多高,从中也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有这么繁华,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惜的是,随着茶马古道的没落,这个古镇也被历史的车轮所碾过,只留下这些古建筑见证着昔日的荣誉。
来过下司古镇的游客总是对这里的美食念念不忘,月亮粑是下司的传统美食,满口香甜软糯。在牌坊的入口附近,摆放着一个小小的妻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坛子烤肉,一个硕大无比的坛子就摆在那里,是不可错过的美食,咬上一口,一股咸味伴随着焦酥席卷而来。酸汤鱼是地道的贵州菜,下司的酸汤最是正宗,当属黔东南四大名菜之一,深得下司人的喜爱。
下司古镇可以游玩上半天时间,里面特别适合拍摄古风照片,可以提前准备好汉服。在镇内还能体验苗族服饰,或者是亲自体验一番民族手工艺创作,在广场观赏风情表演等众多游玩项目。下司古镇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停留时间,反倒是镇内的马帮文化,值得人们花上一天时间来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