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美景 >> 正文 >> 正文

这导演说,我的片子上映10天就够了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17-12-4

常常有人说:文艺片太生涩难懂

所以,当国产文艺片们经过种种不易

终于进入影厅与大家见面之后

却又会遭遇到观影人次极低的尴尬景象

但,文艺片真的有这么难懂吗?

其实,通过去了解导演的创作初衷

故事产生的大背景以及电影中的隐喻内容

都能让原本无聊的文艺片瞬间变得深刻起来

近期又有一部文艺片要上映

它的名字叫做[路边野餐]

[路边野餐]海报

今天我们就将对此片进行解读,告诉你:

作为枯燥文艺片的[路边野餐]

那些不为人知的魅力究竟在何处?

首先,如果你觉得[路边野餐]这个片名一听就已经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那你可能还不知道这片原来的名字:[惶然录],一个与葡萄牙诗人费尔兰多小说同款的电影名。

导演说,他大学时期就曾看过此书。但后来,导演毕赣觉得这个名字与人民群众距离太远了,于是乎,将他下一部电影的名字[路边野餐]先放到这部片来当片名,真是个任性的导演。

[路边野餐]剧照

让我们再说回[路边野餐]这个片名,“路边野餐”这个词其实最早源于年代前苏联作家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科幻小说《路边野餐》,虽然大部分人都觉得这部小说也就是个justsoso的水平,但塔可夫斯基导演却十分喜欢,还把他拍成的电影[潜行者]。

[潜行者]海报

而且这部片对于导演毕赣的影响特别深远,当年还是个电视编导大专生的毕赣,听说[潜行者]是部口碑好评分高的电影,于是就找来看,结果被它无聊哭了,决心写篇文章让广大电影爱好者别再入错坑了。但你要写篇批判它的文章,至少得先把这片看完吧?于是乎,毕赣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天啃下一点点,终于看完了这部晦涩之作。

万万没想到,这样分段看片的方式反而让毕赣对[潜行者]有了细致的研究机会。当毕赣终于看完这部片,却发现:自己非但不讨厌它,甚至开始崇拜塔可夫斯基导演独特的美学体系。

塔可夫斯基工作照

塔可夫斯基[乡愁]剧照

而且这种欣赏感是无法用言语去描述的,毕赣只能通过创作来表达: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毕赣在[路边野餐]里会出现那一段长达40分钟的长镜头:

受偶像影响对偶像致敬。塔可夫斯基的长镜头常常给人一种诗意感,用镜头去观察生命、体验生活。而毕赣电影中那超乎他年纪的深沉与如梦境般的诗意,则是他对生命与生活的自我思考与表达。

[路边野餐]长镜头

[路边野餐]除了长镜头的使用

片中所呈现的更多关于导演独特的美学观

以及那迷幻的故事情节

都是我们推荐此片的原因

因为这部片活生生地验证了这样一句话

“有些电影不用看懂,

只需要去体验”

毕赣是一个特别怀旧与具有故乡情结的导演,除了以自己的视角将家乡贵州小县城凯里最美的一面呈现在大荧幕之外:

[路边野餐](剧照)

他还将[路边野餐]的英文名取为就叫“KailiBlus”,据说下一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将延续这个英文名。其实,不仅仅是毕赣,还有好多导演对于自己的家乡都有别样的情结:

就像希腊之于安哲罗普洛斯:

[尤利西斯的凝视]希腊场景

安托利亚之于锡兰:

[安托利亚往事]安托利亚场景

山西之于贾樟柯:

[山河故人]山西汾阳南薰楼

除了家乡情结,儿时记忆对于毕赣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电影中不同形式出现的闪烁,就来源于在自己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我爸妈常打架,打架的時候,那灯闪来闪去的。所以说闪烁其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对我特別有意义,放进电影里,能让我得到一种诡异的安全感。

[路边野餐](剧照)

导演毕赣在电影美学上,除了热爱塔可夫斯基的美学体系,也深受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影响:

[路边野餐]对侯孝贤[南国,再见南国]进行致敬

但最神奇的是,这样一部明明充满着泥泞南方小镇气息的电影,讲述的却是一个迷幻的故事:

贵州小县城凯里家诊所里的一名普通医生:陈升,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义无反顾踏上征程去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县里一位孤独的老女人听说这件事以后,便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

[路边野餐](剧照)

而在漫漫的旅途中,陈升误闯入一个叫做荡麦的地方,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

[路边野餐](剧照)

最终,陈升顺利到达了目的地,但他却也只是用望远镜远远地看了孩子。把老女人的信物给了她旧情人的儿子。一个人踏上归程火车。

[路边野餐](剧照)

单就故事情节来说

尽管拥有一定的奇幻色彩

但对于非文艺片爱好者来说

依旧显得有些沉闷

好在毕赣在电影配乐与电影台词上

弥补了电影剧情上的单调感

在电影背景乐上,毕赣使用了大量的90年代台湾流行金曲,包括:〈告別〉〈小茉莉〉〈坚固柔情〉〈世界第一等〉〈突然的自我〉〈浪人情歌〉〈伤心太平洋〉〈新鸳鸯蝴蝶梦〉。

尤其是歌曲《伤心太平洋》,便是男主人公陈升进入非线性空间荡麦时候的配乐:为的就是在2维的电影空间中使用音乐去穿透这个空间,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使用声音去丈量他所呈现的这个非线性空间的远近与方位。

当乐队在前方演奏,而这首歌从后边的远处传来,观众便能立刻感受到空间纵深了,而此时,原本迷幻的故事却也立体了起来。

[路边野餐](剧照)

在电影配乐上,除了运用了大量台湾流行金曲以外,看过首映礼的一些人表示,怎么这么有侯孝贤音乐风格,其实,[路边野餐]虽然是部低成本影片,但影片的配乐可是个大佬!就是侯孝贤专属配乐大师:林强。

我们前面也提过了,毕赣作为侯孝贤死忠,在电影上深受侯导影响。为此,他还专门写了邮件给林大师,被大师婉言拒绝之后,不死心再寄一封邮件,明确表示:我没钱,但我愿意等您。终于,林大师被打动了,做完侯导的[聂隐娘]配乐之后,免费帮毕赣做了[路边野餐]的配乐。

侯孝贤与林强

如果说配乐的使用要留到大家到电影院才能直观地感受到的话,那么毕赣在电影中借由男主人公之口所吟诵之诗,则现在就能够让大家感受到这位电影的才华:

“时间要是装潇洒,没有夜车能赶上

只能换乘花架上的白葡萄酒去酿”

“像回到误解照相术的年代

你摄取我的灵魂”

“一定有人离开了会回来

腾空的竹篮装满爱

一定有某种破碎像泥土

某个谷底像手一样摊开”

作为一个导演,一个诗人,他说:“长短句,是我们独特的语感节奏”,于是,他依着宋词的长短句做[路边野餐]的剪辑:让每个镜头各自独立,交代角色间的关系,却也透过诗歌串起了全片出现的不同时空。

值得一提的是

这部如此小众的文艺片

已经获得了业界的肯定

尽管这部文艺片投资仅20万(20万什么概念,在北京可能就只能买个4平方米的普通厕所,稍微带个浴缸的豪华厕所估计都不够钱),所以,这样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能从15年起就开始,就在国内外各类电影节斩获各种奖项,实属不易:

法国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瑞士卢卡诺影展.最佳新导演

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台北金马影展.亚洲电影观察团推荐奖

瑞士卢卡诺影展.最佳首部电影特别提及

[路边野餐]导演毕赣在金马奖颁奖礼上

尽管这个导演看着有点老成,但在15年凭借[路边野餐]获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奖的时候,他也才26岁。26岁的他有一个电影梦,但在找不到投资方的情况下,这些拍摄经费只能能省则省:比如演员费。

在[路边野餐]这部片里,饰演男主陈升的是毕赣的小姑夫,老歪是录音师的表哥,小卫卫是毕赣同母异父的弟弟,大卫卫是毕赣的朋友,而老医生的扮演者则是奶奶住院时认识的隔壁床老太太。但或许就是这些“不够专业的家乡演员们”的参与,才能让毕赣的这部处女长片看起来更有贵州之韵味。

毕赣与姑父

奶奶住院时认识的隔壁床老太太

7月15日,[路边野餐]终于要在大荧幕上与大家见面了,但导演毕赣却说:

“欢迎大家来看我的电影,我的电影就像一场大雨,但请大家不要带伞。”

毕赣导演对自己的影迷们喊话

长按







































辽宁白癜风医院
复方骨肽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