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前“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黔东南,现在在雾霾肆虐的环境下,黔东南的环境优势得到凸显,在这天蓝蓝,水清清的大地上生长的“黔货”,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深受首都市民喜爱,获得了良好口碑。
年1月14日中信国安黔东南州产业扶贫项目暨凯货进京启动仪式在凯里云谷田园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是“中信国安助推贵州扶贫”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中信集团主办,黔东南州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办,凯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
自年8月份以来,中信国安集团下属人员便驻扎在黔东南地区,历时2个月调研当地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道路。
目前,中信国安集团下属国安社区签约当地合作企业21家,战略合作企业2家,采购当地商品余种,采购金额累计近万元。如蓝莓制品、茶叶、酸汤调味品、牛肉干、酒类、银饰、刺绣工艺品、土鸡蛋、土鸡、土鸭、黑毛猪、刺梨加工制品等产品。其中,血浆鸭、甜酒、茶叶、土鸡蛋、黑毛猪深受北京市民喜爱。
贵州目前的贫困人口,仍是全国最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脱贫是第一步,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全民致富,摆脱贵州贫困的帽子,全面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本次中信国安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采用企业扶贫攻坚创新模式,体现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几大亮点。
政府主导,实现永续脱贫目标此次“凯货进京”,政府牵头领导,结合本地实际,政府各部门上下强化责任意识,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一揽子措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通过机制协调,以及产业配套实现帮扶脱贫。用产业扶贫,共赢发展,如同“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杜绝了返贫,实现永续脱贫,发家致富的目标。政府通过指导明确方向,联合本地企业与国安资源,不仅解决贫困问题,更促进了当地济经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造福于民。共赢发展,开创扶贫新思路中信国安黔东南州产业扶贫项目,创立合伙制扶贫模式,使扶贫工作进入了新局面。中信国安利用其强大的线上线下网络平台,帮助凯里的企业打通销售渠道,对凯里的农产品实行包销扶贫,利用采购包销,不仅解决了企业和贫困户的问题,并且帮助当地企业打造基地、扩大规模、建立标准、和打造品牌,实现凯货出山进京,促进凯里企业走向全国市场。同时优质的凯货出山,丰富了中信国安社区的平台,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绿色无污染的凯货。合伙扶贫,确保共同发展受益以云谷田园为代表的凯里的龙头企业大力配合,积极组织好贫困户,和贫困户达成密切的合伙关系,和中信国安的扶贫无缝对接,企业配合扶贫工作的发展步调,形成产业,树立品牌,联结更多的贫困户一起组织专业培训,提升养殖、种植、生产加工水平和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合伙制扶贫模式,把贫困户培训成为合伙人,发挥主人翁积极性。并且帮助凯里当地企业进规范产品标识、认证、检验检疫等工作,让贵州产品进入全国商品流通体系,从而造福社会,实现全面奔小康的中国梦。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奔小康此次中信国安黔东南州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包销的形式,振兴凯里当地的产业,提高生产能力与生产规模,让源源不断的凯货走出大山,走向首都,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并受益。其次由“灌水”扶贫转为“精准”扶贫,打造龙头企业,每年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取得经验后,向全社会推广。用受之以“鱼”不如受之以“渔”,从“脱贫”向“致富”全面转变,全面发力,持久发展受益。记者:龙智亮
主办:黔东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石仁平
网络编辑:张 罗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请保留时政黔东南LOGO)
时政黔东南新闻-
黔东南新闻联播-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