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美景 >> 正文 >> 正文

贵州凯里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18-3-7

凯里市简称“凯”,别名:苗岭明珠,位于中国贵州东部,是中国贵州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中国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

凯里有“中国百节之乡”之称,有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凯里融合了现代化的浪潮与传统的苗侗文化,将现代化与传统化融合,促凯里市成为一座优秀旅游城市,凯里周边及市内的著名景点有西江千户苗寨、杉木河、云台山、剑河温泉、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舟溪生态园、南花苗寨、黔阳第一山、平良古峡等。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段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在地理上,凯里市东抵台江县,西抵福泉市,西南抵麻江县,南抵丹寨县,东南抵雷山县,北抵黄平县;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高村,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南起舟溪镇青曼情郎村,北至大风洞乡平良都兰村,长51.76公里,宽44.3公里。

凯里市原为炉山县。在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凯里市成为了一座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凯里是全黔东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人流、科技、教育、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同时也是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

春秋时期属牂牁(牂柯),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属且兰,隋、唐属宾化县,宋属合江州。明、清时期置清平堡、司、卫、县或凯里司、卫、县。民国三年改称炉山县,年复称凯里县,年设立凯里市。“凯里”系苗族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凯里市原为炉山县。炉山县汉为故且兰地,元朝时麻峡(今麻江县)县地。明洪武初年置清平堡,二十年()置清平长官司,三十年()改为清平卫。明弘治七年五月()置清平县,隶都匀府。清康熙七年()并入麻哈(今麻江)州,十一年(年)复置清平县,四十一年(年)凯里安抚司并入清平县。民国二年()清平县改为炉山县。年11月炉山县获得解放,中共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告成立。同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废除旧的乡、镇公所,建立新的乡、镇人民政府。年,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村级人民政权。年1月27日,在中央慰问团的关怀下,凯里区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为贵州省第一个苗族自治区。年9月,炉山县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确定凯里为州府所在地。年1月,炉山县、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合并为凯里县,年8月4日县相继分置,炉山县仍为凯里县,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凯里县,设为凯里市。年1月,凯里市成立。年9月,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划归凯里市管辖,原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凯里市、麻江县行政区域界线做相应变更。批复还要求,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应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凯里城市经济圈,辖1市5县4区,即凯里市、麻江县、丹寨县、雷山县、台江县、黄平县、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金钟经济开发区、台江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为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万;

凯里地区辖1市1县2区,为凯里市、麻江县、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国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万(包括流动人口);

凯里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乡9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含33个新型社区,国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建成市内面积67平方公里(年),城区面积平方公里(年,含凯里、炉碧经济开发区)。

凯里市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个街道办事处(含33个新型社区)、9个镇、2个乡;

年1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51号批准凯里市凯棠乡、大风洞乡撤乡设镇[3],截止日前凯里市共辖7街道、11镇

凯里市主城区:大十字街道、城西街道、西门街道、湾溪街道、开怀街道、洗马河街道、三棵树镇、舟溪镇、旁海镇、湾水镇、万潮镇、龙场镇、凯棠镇、大风洞镇

凯里经济开发区:鸭塘街道、下司镇

炉碧经济开发区:炉山镇、碧波镇

位置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东接台江、雷山两县,南抵麻江、丹寨两县,西部福泉县,北界黄平县。地理位置在东经°40′58〃—°12′9〃、北经26°24′13〃—26°48′11〃之间。东西最长跨度51·76公里,南北最长度44·3公里。

地貌

地势西北部、西南部、东南部高,中部、东北部较低。最高山峰够末也海拨米,最低〔清水江流出境处〕海拨米,平均海拨米,属中山、低山地貌区。

气候

凯里市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3·6—16·2℃,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3·2—25·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6—5·2℃。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毫米,适宜于农、林、牧并发展。

自然

凯里有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等大小河溪条,其中长10公里以上、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等河流13条,有溪沟35条。河流径流总量39.8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4万千瓦,可开发3.6万千瓦。全市粮食作物有9大类多种,蔬菜有11大类多种,果类有6大类70多种,野生牧草有多种,珍稀古树有10多种,野生动物有数百种;药用动植物有种。

矿产

凯里市矿藏资源已探明的有煤(储量万吨)、铝土矿(万吨)、菱铁矿、褐铁矿(8万吨)、硫铁矿(6·09万吨)重晶石(万吨)、石灰石(·4万吨)、白云石(万吨)、铅锌矿(45·4万吨)、石英砂岩(·7万吨)、页岩(万吨)、大理及粘土等。已开发利用的矿藏资有煤、铁、重晶石、石英砂岩、石灰石、白云石、粘土等。

主要有煤、铁、石英砂岩、石油和天然气等。保有储量:煤矿万吨、铁矿万吨、铅锌矿46万吨、铝土矿1.98亿吨、重晶石万吨。石油和天然气有矿点一处。

凯里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这些民族中,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36%,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要旅游找多多

/

下载蜻蜓FM\喜马拉雅FM\考拉FM

搜索陕西农村广播听直播与回放

识别我们

要旅游找多多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症状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