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8日),《贵州日报》头版刊发反映凯里市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报道《春风催种特色产业——凯里市科学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新观察》,全文如下:
贵州日报截图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凯里市在行动。
凯里市按照省、州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减四增”,大幅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将基本农田、25度以上坡耕地、水源保护地等纳入调减范围,重点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五大产业,大力发展酸系原料(主要是辣椒、生姜、大蒜、西红柿)种植产业,积极推进百香果、蓝莓、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通过成立产业专班,科学引导,探索出了一条干部包思想、专家包技术、农户包生产、公司包营销,助农增产增收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产业调整 先“种”脑子
春风吹,战鼓擂。
今年,凯里市第一时间响应“春风行动”号角,缜密思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业,提高土地产出率。
立足山地和丘陵做“山”文章。凯里市瞄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目标,深入发动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按照全省“一减四增”工作部署,凯里市突出特色,选准商品蔬菜(酸系食品原料)、特色水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并相应成立了四个产业专班,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年,凯里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万元农业产业资金用于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按照“统一调度,分步实施、滚动使用”的原则,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生产扶持等方式引导和扶持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土地流转、基建投入、种苗繁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培育等方面分别按不同的标准进行资金补助。
“思路决定出路”。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最大困难是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凯里市湾水镇人大主席杨青江感触至深。
在翁当村,他与村干部、专家,三次晚上登门,向64岁村民姜学昌讲政策,算经济账。
水果专班高级农艺师指导说:“一亩地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收入不过元。而种植黄桃,到盛果期亩产斤,每斤提成0.95元(龙头企业协议约定分成)。目前三年没收益,可在果树下套种勺药,对半分成。四年后,每亩产勺药斤,收入元。”
“以土地入股,国家有退耕还林补助每年元。还可到果园打工每天70元。”
聆听后,姜学昌很信服,与公司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共7亩。
10天后,他领到了第一次打工工资元,也看到公司管理有模有样。
“日江江(苗语意为种果果),套种勺药,比种旮旺(苗语意为玉米)划算多喽!”3月31日,姜学昌又随公司到邻村渠江黄桃基地套种勺药,高兴地操一囗苗语现身说法。
大伙们开心大笑:“‘死脑筋’也变成了‘宣传员’。”
今年,翁当村规模化种植黄桃已发展到亩。当下,正在黄桃树下抢种勺药,如火如荼。
壮大产业 巧“种”法子
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选择至关重要。
成熟产业一旦选定,还需引进成熟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农业园区、种养基地、家庭农场、家庭农庄、规模经营户等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发展。
“资源禀赋定产业。”
从凯里市资源优势来看,种植业有蔬菜(酸系食品原料),蓝莓、葡萄、桃、猕猴桃,茶叶,中药材等;养殖业有鸡、猪、稻田养鱼等。
今年,凯里市以这四大主导产业为振兴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适度发展其它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
凯里市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订单、代养、生产托管等利益联接机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共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共6家,签订订单农业6单。
今年,全市计划蔬菜种植13.5万亩、新增特色水果种植2.04万亩,苗木花卉0.5万亩、生态禽养殖出栏万羽、稻田养鱼10.5万亩。
4月3日,笔者步入凯里市湾溪街道平茶村小平茶特色水果基地,看到脆红李、黄桃冒新芽了,行间碧绿的香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样套种,既‘肥’人,又肥树,还节省了开销!”村支书熊应斌乐呵呵地说,在自留地果树下,种蔬菜,自种自收,“以短养长”,解决了果树生长期内的经济收入问题。
平茶村是凯里市贫困村之一。而小平茶这一大片坡耕地、沙地,土壤薄,适宜果树生长。
今年2月,平茶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动员农户以土地入股,当地政府免费提供果苗,组织群众各自投工,计划连片发展脆红李、黄桃亩,涉及余户。目前,已种植亩。
熊应斌表示,合作社按1:4:5分红,对农户实行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联系市场营销。
像这样创建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的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凯里市还有舟溪镇新光村参与实施凯里市“云谷田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项目中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万潮镇扩建香炉山村产业扶贫基地生猪养殖区项目的“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一户一千元启动资金入股凯里市宏大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的“资金变股金”模式……
“凯货出山” 特“种”路子
辛辛苦苦种出来,养出来的农产品,怎么才能卖出去,卖出好价钱,这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凯里农产品如何出山?
今年,凯里市在成立“四大专班”的同时,成立了冷链物流和产销对接工作专班,整合原市属两家国有平台公司资源,重组成凯里市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目前,已建成镇级扶贫农产品收购点9个和市级分拣中心1个,正在启动建设农产品供销配送中心和新建10个社区农产品直销点。
凯里市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公司通过地毯式收购、订单式机制、创办“周日扶贫直销大集市”和特色美食“年货大礼包”等方式,采取“基地采收——冷链物流——公司配送”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实现“凯货供凯、凯货出凯、凯货出黔”。
凯里市创新产销对接机制,推出农产品“九进二出”模式,与农校对接、农医对接、农餐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进行市场运作。同时,借助供销系统网络销售平台,与中信国安、云谷田园、银田物流园等公司和园区的战略合作,打造本地品牌,营销凯里农产品,实现“凯货出凯、凯货出黔”,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凯里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举全市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革命性突破,‘三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深层次进展;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和农文旅一体化,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深度发展。”中共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凯里市委书记杨昌鹏表示。
图片均为资料图
(来源:风情凯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白殿疯病初期什么样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