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囊香芦笙节的由来
每年的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晚九时许,凯里舟溪镇及周边苗族群众都会聚集在甘囊香芦笙堂祭祀台举行“起堂开节”仪式。数万名苗族群众自发的在芦笙堂篝火前吹奏芦笙和跳起欢快的芦笙舞,庆祝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节正式开幕。
“甘囊香”是苗语的音译,意思是河流的下游,神仙汇聚的地方。“甘囊香”有神奇般的寓意,因神河、神地、神话“三神”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往之地。
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节有四百年的历史,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在舟溪甘囊香堂举行,先由凯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地举行小规模的芦笙会,最后到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凯里舟溪甘囊香民族风情浓郁,节日持续时间长,是黔东南地区最大的芦笙堂之一以及最大规模节日之一,他们用吹笙跳月、斗牛、斗鸟、赛马、对山歌、打篮球等方式来庆祝来年丰收,呈现出“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的民间交流平台,已经成为凯里市的民族文化品牌。
该活动由舟溪镇甘囊香芦笙组委会(吴家寨)主办,场面人山人海,观众10余万人。《苗族甘囊香芦笙节》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凯里甘囊香芦笙会》年被列入文化部首届遴选春节期间特色文化活动项目。
神
往
之
地
▌本文来源:市非遗中心
文章撰写:张明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