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得名于“梵天净土”,为“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梵净山为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宁波普陀山闻名已久,都曾留下我的佛缘。无意间瞥过一张梵净山图片,两座高耸山崖之巅,一座石桥横跨两边,两侧各有一佛殿,清新脱俗,那便是吸引我来的缘由。
元购买的南方航空不限次数套票从广州飞铜仁只要50元燃油附加费。飞机延误一个半小时起飞,到达铜仁已经是9:45。铜仁下着大雨,机场外有中巴可以到铜仁客运站,15元。夜晚车辆很少,中巴40分钟便到了客运站。预订的梵泊雅舍酒店,非常干净,元。
酒店出来旁边就是旅游客运站。铜仁到梵净山的大巴7:30出发,到达梵净山差不多9点。在游客中心花15元存好行李,顺便买好铜仁到镇远的景区交通车票,元。梵净山旅游需要预约,几天前已预约好8:00~8:30时段,门票加景区交通车70元。排队安检进去一辆辆面包车把游客送到景区内索道处,约20分钟。索道起点处到处往前走米便是登山的起点。
从登山处到索道终点站约步,天空下着雨,鞋子一会儿就湿透。慢慢往山上走去,基本都是石阶路。两旁都是密密的树林,弥漫山中的云雾,能见度最多二三十米,看不到任何风景。雨天也考验人的意志,登山的人极少,一路前行,遇到的登山者不过7人,其余的都是坐索道上下了。
将近10点开始爬山,到达山顶索道处已是12:30。这里人山人海所有的游人都聚集在这里,以团队大妈们为主。只有一家小卖部,来一份腌菜炒饭,38元,味道奇难吃。
山顶风大,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冷得我瑟瑟发抖。从索道处继续往前走,经过一条长长的木栈道蜿蜒向上,很快来到梵净山一处有名的景点—蘑菇石。其名如形象一样,上大下小,酷似蘑菇,高约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不过我看不太像蘑菇,那种一层层的变质岩堆积在一起,算一道地质景观。
绕过蘑菇石继续前行,有另外一条路可以到达老金顶,据说要2~3个小时。前方路口交汇处有一建筑提供热食。我衣服已湿透,赶紧脱下穿上防晒服当长袖再喝一杯18元的姜汁水,才感觉有一丝丝暖意。再走10多分钟就来到梵净山最有名的红云金顶。
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达百米。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链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由此印证现代佛(释迦牟尼)向未来佛(弥勒佛)的交替。晨间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
从右侧上山作为一条小小的台阶路,只能单人通行。山崖上风更大,吹得人完全受不了,完全是用生命在旅行。也许寒冷更加消耗人的体力,大腿居然开始抽筋,这可是从未遇过的问题。游人拥挤在一起几分钟才能挪动一步。短短一段路程,走了四五十分钟才上去。快到山顶,一座石桥横跨两座悬崖。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这组建筑地处梵净山绝顶,下临一千多米的深谷,。找人照张相,完全没有那种高空拍摄的宣传片的效果。山顶处风景很不错,风雨中不好照相,只好草草收场。
从另一侧下山,人少了许多,十几分钟便下到平台。走到索道处买张70元的索道票,十几分钟到山下。再转景区交通车到到景区大门已是下午3:20。景区到镇远的交通车已经出发,没坐上也不给退票。交涉半天没有结果,只好暂时放下,有空再投诉。
在景区大门找到拼车可以直到镇远古镇,元。司机说要等里面的人出来,大概四五十分钟,我正好去解决晚餐。等我吃完饭将近5:00的时候,司机还没有半点动身的意思,最后硬生生等到6点才出发。司机一路飙车,走高速两小时到达镇远古镇。网上订好的南厢居客栈老板到路边来接我,这家客栈很新,老板很热情,让人宾至如归,元。赶紧把全身的湿衣裤换了冲洗,做个正常人。房间外面有个阳台,透过房子之间的空档可以望见远处的天后宫。
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在古镇新桥边吃一碗牛肉粉,沿着河边走去。今天的天气不错,没有一丝风雨。舞阳河在城中弯曲而过,河边柳树垂下来带来一丝秋意。古镇沿河两边的房子看不上多有特色。步行不到一公里很快来到祝圣桥畔的青龙洞。
青龙洞据说是镇远古镇最值得游玩的一个景点,门票24元。青龙洞古建筑群都在悬崖上,历代人硬是在这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其实里面规模并不大,建筑并不出众,站在半山腰,倒是俯瞰整个镇远古城的好去处。走走停停听导游讲解,一个小时游览完毕。出口出的万寿宫原是在这做生意的江西会馆。从万寿宫出来,在祝圣桥上留影,桥内便是镇远古城。
桥对岸是石屏山,还要另收门票,我全无兴趣。古城街道非常宽阔,还有公交经过。两盘的房子不新不旧,与湘西凤凰古镇比起来,看不出多有特色。从旁边的四方井巷穿进去有古老的街道巷子。巷子不宽,蜿蜒向上,又点缀着大红灯笼,还有原住居民的烟火气。沿着不同巷子穿来穿去,这儿才有旧时光的味道。旧时大户人家的宅院大都改造成了客栈或景点。
从四方井巷回到主街继续往前走,便来到天后宫。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之前是福建会馆,因为很多福建人在这里,并把祭祀马祖的习惯也带到了这里。镇远古镇每一个小景点都要另收门票,这非常让人不爽。显然没必要进去。
过新桥回到客栈,还不到11点,古镇两岸完整游了个遍。吃过午饭退房,坐公交到汽车站,2:30有到西江千户苗寨的直通车87元。
汽车两小时到达西江千户苗寨北门。手机上订好当日的景区门票加交通车56元。预定的西江落悠精品民宿打电话有人过来接,元。景区大门口一个巨大广场上,站着两排漂亮的苗家美眉。美眉在桌前用牛角盛满酒,向客人敬酒。我也不能免俗,浅酌一口居然是酿造的高度白酒。
景区交通车几分钟便到千户苗寨大门。客栈老板向我介绍苗寨有七座风雨桥,我们北门是从第七座风雨桥开始,每次风雨桥之间相隔距离才多米。客栈就在第六和第五座风雨桥之间,沿着主路边上进去几十米便是,非常方便。隐居在众多苗家房屋里的客栈,装饰得很有意境。老板拿出一张超大的写意地图给我仔细描述景点。
稍微休整后,沿着河边不一会儿便是小吃街。各种五颜六色的糯米饭、猪蹄、鸭脚,还有各种粉和当地的小吃排了一长条。一只猪蹄、一碗糯米饭正好当晚餐。梵净山登山湿透的鞋子依旧没干,穿得人很不舒服,在店里买一双苗家布鞋换上整个脚底就干爽了许多。回到客栈洗漱再次出来,已是华灯初上。
夜晚苗寨又是另一番情况,沿山而建的苗寨,亮起灯来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夜晚游客极多,熙熙攘攘,不时还有团队客人进出。穿着苗装的女孩到处都是。晚上风稍微大了些,穿过风雨桥走到对面。有些店家正有客人在吃苗家长桌宴,这也是苗家特色之一。
第二天吃过早饭,沿着主路来到芦笙场,穿过古巷再绕回河边。博物馆没有还没开放。沿着一座风雨桥继续往前走,偶尔拍照。第一座风雨桥那里便是苗寨有名的田园风光。远处梯田绿油油的与旁边苗家房屋形成一幅精美图画。
坐包含在门票中的电瓶车到山顶不过5分钟。观景平台上许多小店在卖饰品和出租苗家服装。远处的苗寨,一片一片在半山腰连绵不绝,是照相的绝佳处。从山顶观景台沿着另一条小路可以回到主路,一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客栈,下去不过十来分钟。
时间尚早,我沿着也东寨来到鼓藏头。鼓藏头是鼓社内的精神领袖,对外代表整个鼓社,是鼓社的象征,对内组织村寨的祭祀,尤其是十三年一次的隆重的祭祖活动,即鼓藏节,决定每年过苗年的具体日期和过节的天数,组织村寨内的吹笙跳月活动,带领村寨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维护村寨的文化秩序,传承文化传统。这边参观的游人非常少,人气淡了许多,许多房子还很破旧,原住居民就住在这边,这儿最能看到当地苗族人本来的生活吧。
穿过鼓藏头又来到活路头。活路头是苗族村寨领导农业劳动的头人,苗语称“巴故告亚罗”。举凡春耕播种,开镰收割等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皆由其领头进行。
活路头再往前走几分钟是一个新的芦笙场。规模不大,四周都是反映苗人生活雕塑,没有半个人。远处有炊烟飘过,配上那些陈旧的苗家屋子,照两张像也是苗寨深度游了。沿着另一条蜡染坊的路下去十来分钟又回到了主街。
苗族博物馆已经开放,免费进去参观。大多展示苗族人的生活、服饰以及医药。上古与炎黄争雄天下的蚩尤便是苗族的始祖。苗族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和汉文明的生活方式几乎一样,这才是上古大战的起因。
苗寨看起来规模很大,实际上走起来并不需要多少时间。从博物馆出来回到酒店才10:45。突然收到南方航空短信,提示从贵阳飞回深圳的航班已经取消,这就尴尬了,我还要赶深圳飞赣州的飞机。
退了房走到景区门口,正好有黑车拼车直到凯里南,50元。仔细查询了一下,南方航空的航班要第二天下午才有,赶去机场已没有意义。临时订一张高铁票,从贵阳北直达深圳北,时间很充足。在凯里南高铁站吃一份沿路都看到的贵州特色酸汤鱼。鱼大多按斤卖,我一个人吃不了,和老板说了半天,最后来一条一斤半的满满一锅鱼配上青菜,味道竟出奇的好,被迫吃撑。从贵阳北出发的高铁再没有出任何幺蛾子到达深圳。第一次坐飞机从深圳飞回赣州,时间缩短了很多。
这是贵州之行主要目标为登梵净山。虽然天气原因没有看到很漂亮的景色,但又成功登顶一座山,也算小小的成就。至于镇远古城,只因顺路而过,并没有让我惊艳之处。西江千户苗寨很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去过苗寨的,能花个半天或者一天参观,很是值得。这次贵州行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每次都能化解,顺利完成旅行项目,这就足够。贵阳到深圳的南航航班取消,让我有些尴尬,本想多贪一次飞行套票便宜,结果并没达到。不过还有三个月,这张机票钱我必要飞回来。疫情阻止了我的国外游,却加深了我的国内游。期待下一次旅行!
(二○二○年九月)
东叔的大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