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美景 >> 正文 >> 正文

地球最后的夜晚你看懂了吗60条冷知识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1-6-29

“人和人之间,不都是由误会组成的吗”。和这部容易被人误会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一样,凯里这座城市,也正在被误会。

就像你第一次被电影宣发哄去电影院,屁颠颠的准备来个一吻跨年时,却意外收获了一个地球最懵的夜晚。

但无论是三年前的《路边野餐》,还是几天前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无数个镜头都让凯里变成了那个:看不懂电影但也想去看一看的城市。

于是又一次,你被毕赣哄去了凯里。

你期待的是那座潮湿的,浓绿的城市,然而下了高铁你却发现,凯里也不过是一座典型的三四线城市.....熟悉的心里落差再次降临了。

就像这场错位营销带来的反思一样:如果想找到你要的感觉,不如你先去对了地方。

假如可以有人提前告诉你,电影里70%-80%的场景都是美术团队的置景,所以凯里的市区是没有电影里那种原始感的。

那么去哪儿能找到专属于凯里的那股,诗意中带点生猛的原生力量呢?

不如你从到那的一碗酸梅汤开始;不如你从住所出发“开车30分钟,去看一座山,去欣赏一条河,去见见那些为生活奔波的人”;不如你从第一次下馆子的时候就像当地人一样,把餐余垃圾都扔地上,把瓜子皮也嗑在地上;不如你......看完这篇文章?

今天,让我们走进镜头里的凯里,顺便聊聊关于这部电影镜头外的,你不知道的趣事。

1.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段的苗岭山麓,地势西南高,北东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之前毕赣自己都没意识到凯里地貌的独特性,还是他太太来了之后说:这是一个上坡下坡的地方。他一想,哦还真是。

2.苗岭山麓一带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因此称为苗岭,而凯里则有“苗岭明珠”之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为苗族。毕赣也是一个苗族胖小伙。

3.“凯里”是苗语的译音。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意思是新开垦的充满希望的土地。

4.其实电影里70%-80%的场景都是美术团队的置景。

5.而罗纮武梦里穿过的那个洞是真实存在的,它是凯里丹寨附近的一片废弃汞矿。作为毕赣两部电影的拍摄地,他每次去片场都要穿过这条一公里长的汞洞。

6.这片汞矿附近的水污染很严重。《路边野餐》里有一个笑话:理发店的女人问:洗矿池里面会不会有海豚?小姑爹说:怎么可能有海豚,这是重工业污染。

7.凯里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凯里市境内(未含下司镇、碧波镇)有铝土矿总储量约.9万吨,占黔东南自治州总储量的53.34%。其中铁矿3个矿床总储量.5万吨,居全州首位。

8.同在毕赣两部电影里出现的洞,还有一个,准确的说是一个还在使用的隧道,它的名字是:新六个鸡一号隧道。

9.别笑。六个鸡站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六个鸡村。由于位置偏僻,是一个五等小站。关于名字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最敷衍的是:因为当地有人养了六个鸡。

10.《地球》的美术团队表示:因为这是一个正在使用的山洞,我们在铺设轨道的时候也要保证这个山洞可以正常使用,不能影响交通。

11.除了六个鸡村,贵州还有很多用各种动物命名的地名。比如:鲤鱼街、虎门巷、黑羊巷、猫儿坝、小鹿窝、狮峰路、金马路、黑马市场.......总之很多很多。(就是没有小猪村)

12.凯里属于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是雨季,“天无三日晴”是凯里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地球》还是《野餐》,毕赣的电影里都出现过“天气预报”的画外音,从这些只言片语不难捕捉到凯里的天气特征。

13.据《地球》的制片单佐龙回忆,开机的第一天,也就是年6月15日上午9点,凯里暴雨。于是开机第一天就停机了......停机一天直接经济损失是数十万,这让两个毫无工业经验的导演和制片手足无措。

14.当雨季真正来临,泥石流经常光顾。

15.凯里最适合旅游的时间是每年的8-10月。

16.凯里作为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也是黔东南旅游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从凯里去州内的任何县市都很方便。向往黔东南的旅行者,大都是从凯里开始的。

17.凯里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点个,有“百节之乡”之称。

18.位于凯里市龙头河清水江河畔的清水江风雨桥,是当今世界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大桥全长米,宽44米,主拱净跨度米,设计为百年一遇洪水标高,总投资2亿多元。这座风雨桥已经成为凯里市地标性建筑和旅游观光的景点。

19.如果想去凯里体验一下苗族原始的生态和文化,人们会推荐你去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距离凯里35km。

20.它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数百个苗寨吊脚楼从山间倾泻下来,周围是梯田,无论是早晨还是夜晚,都十分独特。

21.既然是苗寨,就不得不提苗族的银饰,更不得不提西江的银匠村,这里的银饰手工制作十分精良。

22.当然如果你想去一个没有过度开发的苗寨,当地人会推荐你去距离凯里27KM的郎德上寨。

23.郎德上寨的苗族风情更加醇厚,比如你想要进入朗德上寨,得经过苗家的贵宾之礼“12道拦路酒”;比如当地人会为到来的游客每天准备两场歌舞,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每当村子里的广播响起后,朗德的男男女女便聚集在村前的小路上,女人提壶端杯,男人吹响芦笙;比如在午饭的时候,苗族的阿妹会过来给你敬酒,而且还不能碰到阿妹的手和酒杯,碰一次罚三杯哦。

24.所以说苗族风情就是爱喝酒?

25.说起苗族风情,不难想到“苗不离笙”四个字。唱歌跳舞吹芦笙,是苗族人从蚩尤时代延续及至今的生活方式。“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多么生动的说明了芦笙和苗族人的亲密关系。

26.说起芦笙,又不得不说起黔东南最大的芦笙堂:甘囊香芦笙堂。距离凯里市区约18公里。芦笙堂建于明代,长余米,宽余米。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到正月二十,民间都会举行一个盛大的“甘囊香”芦笙会。芦笙会期间除了唱歌跳舞之外,苗族土著也斗牛、斗鸟、斗......广场舞?

27.“甘囊香”是苗语的音译,意思是河流下游神往之地。

28.不知道那么会唱歌的小姑爹会不会吹芦笙。

29.相比于汤唯、黄觉这类专业演员,以小姑爹为代表的直系亲属演员又被称作“专业的毕赣演员”。简单科普一下在毕赣的电影中出镜的直系亲属们:

毕赣的小姑爹:陈永忠,在《野餐》中饰演男主陈升。大家以为《野餐》是小姑爹参演的第一部电影,但其实在年他就开始跟随毕赣派一些小短片。拍完第一部电影,毕赣跟小姑爹说,《野餐》应该是今后想要一辈子追寻的一个角色,所以不要再演那样的角色。于是,毕赣希望小姑爹能在《地球》里演一个反派。用两个月的时间来好好对待一场戏。

毕赣的弟弟:罗飞扬,在《野餐》中饰演小卫卫

毕赣的外公:杨卓华,在《野餐》中饰演花和尚

30.《地球》中小姑爹唱歌的那场戏,声音设计团队分别在不同地方布置了10到11支话筒。为最后的混音阶段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

31.说到汤唯饰演的角色“万绮雯”这个名字的由来,毕赣说源于他以前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讲的是一个警察是僵尸,万绮雯演的角色是专门杀僵尸的人,然后两个人相爱了,也就是一个僵尸和杀僵尸的人相爱的故事。

32.汤唯和黄觉河边的那场吻戏,其实汤唯的手臂上趴着一只大半截手臂这么大螳螂。螳螂就在那动,汤唯又不能看,虽然内心是恐惧,但是演还是得照演。所以那场吻戏其实是螳螂之吻。

但在毕赣看来,那场戏正好也是说,这个女人的吻像捕杀一个猎物一样,虽然看起来很亲密。

33.汤唯是毕赣在写故事梗概时脑子里就有的演员人选。导演的解释是:电影前半部分的女人,是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女人,她应该有一张电影的面孔。

34.而黄觉是因为有个制片人认识,可以说是缘分相识。

35.《地球》在金马奖获奖无数,但有趣的是,金马奖团队没有一个人有微博。

摄影指导:董劲松(第55届金马奖最佳摄影)(代表作《白日焰火》)

美术指导:刘强(第55届金马奖最佳美术造型提名,最佳美术设计提名)(代表作《三峡好人》)

声音设计:李丹枫(第55届金马奖最佳音效)(贾樟柯御用录音师)

36.贵州很多城市都有一个叫“大十字”的地方。在贵州,凡是叫“大十字”的地方,就意味着城市中心,就是最繁华的地方。快过年了,先给大家看看凯里市区的大十子路口。

37.凯里老街是凯里人的童年,当地人称之为“凯老街”,也是《地球》里的那条凯里老街。

38.老街全长两千多米,宽十多米,东起凯里市文化北路最北端,西抵凯里市商场路北边的路口。这是一条自带市井气的老街,白天有集市晚上有夜宵,别说外地人,凯里人没事都想逛逛。

39.本猪也想去逛逛。

40.老街里还藏着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凯里万寿宫,亦称江西会馆,始建于明朝万历35年()年前,清朝道光年间重建。它是凯里市城区唯一留存价值较高的古建筑。

41.凯里人习惯傍晚五六点钟吃晚饭。

42.凯里真的是一个可以路边野餐的地方,因为好吃的太多。毕赣在凯里最喜欢的馆子是位于凯里西门街的“胖阿姨”的火锅店。

43.但毕赣不喜欢那道凯里名菜:酸汤鱼。无论是作为一种食物,还是作为一种意象,他都不喜欢。在他看来,“酸汤鱼之于凯里就像长镜头之于电影一样,很标签化。

44.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让黔东南苗、侗人民、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种工艺。同是酸汤,毕赣觉得酸汤猪脚和酸汤牛肉都比酸汤鱼好吃。

45.

贵阳美食排行榜说:苗香侗味?苗阿哥家的酸汤牛肉不错,酸汤纯正。牛肉烫一下就可以吃,再配上当地特制的胡辣椒蘸水简直了…

46.在凯里,和酸汤鱼一样出名的是“辣得笑”,爱吃辣的凯里人没了它活不了,吃了就停不下来。

47.然后留下暂时的悔恨:不该吃那么多辣得笑的。

48.洋芋粑粑是凯里人从小吃到大的一种粑粑。口感软糯鲜香、香辣可口,辣椒的味道并没有夺走土豆原有的清香。还有一种粑粑叫糖酒粑粑,它疑似出现在了《地球》中黄觉梦里去到的那个广场上。

49.上面说完各种“酸汤荤”,再补充一下各种“酸汤粉”:酸汤猪脚粉、榕江卷粉、糟辣炒粉、酸汤粉、干拌粉……

50.凯里人把“西红柿”叫做“毛辣果”。严格来讲,毛辣果是凯里本地的一种小小的西红柿,酸度较大,做酸汤没它不行。

51.修你妈康发!提问凯里人:想学骂人,这么骂对吗?(在线等,急)

52.除了酸汤粉,凯里街上随处可见的就是牛/羊肉粉店。

53.还有两种小摊子在凯里随处可见:粉摊和糯米饭摊。糯米饭是咸口的,能当正餐吃,糯米饭加腊肉、咸菜,或是配以现炒的小菜。

54.说起吃的,在外地的凯里想回家了。

55.如果说影片的结构分为:2D和3D两个部分,后半段3D的部分则是黄觉的主场,他去梦里看那些被他关到心里面的监狱的那些人,那些抛弃他伤害他利用他的那些人。毕赣表示,不要把它想象成一个在梦里面才会发生的事情,把它想象成一个现实的事情。如果黄觉在一个监狱里面去探监,会对他们说什么,他们会干嘛。其实这个过程他什么也解决不了。

56.凯里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交通越来越便利。但和《地球》里说的一样,凯里没有机场。凯里黄平机场是距离凯里最近的机场,57km。

57.凯里火车站在市区北面2千米处的清水江畔,没有始发车也没有终点车。凯里有高铁站:凯里南站到贵阳北站只要38分钟。有了高铁,凯里到广州、上海、广西等地都很方便。

58.凯里市有19个长途汽车站,其中凯运司长途客运站(洗马河客运站)是凯里最大的汽车站。

59.还记得《野餐》里面陈升去镇远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名叫“荡麦”的村子吗?也就是那40分钟长镜头发生的地方。虽然现实的凯里并不存在“荡麦”,但“荡麦”的取景地是距离凯里西北几十公里的大风洞乡平良村。一个只有5.8平方公里,0多人口的小村子。它可能你最想看到的,有电影感的凯里。

60.最后再说一个镇远县。还记得《路边野餐》的结尾,陈升终于找到花和尚,并用望远镜看到了小卫卫那场戏吗,取景地是距离凯里km的镇远县。这里有一个距今多年的镇远古镇。凯里到镇远的火车只要14块5,用时1个小时14分钟。

了解过凯里,是不是你想去的地方?

/图文整理自网络,欢迎斧正。

END

今日互动

对于这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你怎样评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