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美景 >> 正文 >> 正文

学详细的犬猫常见皮肤病的鉴别及诊治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1-11-19

凡能引起犬猫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

犬猫的皮肤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其中一些还可传染给人。现就临床常见皮肤病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犬猫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发,寒冷的冬季少发。通过对例犬猫的皮肤病总结,发现犬猫皮肤病主要为螨病(62例,占56.8%)和真菌性皮肤病(32例,占29.4%),且大多数还是螨虫和真菌的混合感染性皮肤病。螨病中常见的螨虫有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此外,犬猫皮肤病中还有过敏性皮肤病(5例,占4.6%)、营养缺乏性皮肤病(4例,占3.7%)等。

犬猫皮肤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痒、脱毛、结痂、皮肤肥厚以及患部出现红斑、丘疹等变化,症状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诊断。

由犬猫蠕形螨寄生于犬猫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正常情况下,犬猫体表也有少量蠕形螨存在,当机体应激或抵抗力下降时,大量繁殖,引发疾病。病初犬猫颜面两侧皮肤潮红、充血,继之脱毛并形成许多皱褶,然后扩散到额部、背部、胸腹下甚至全身。病部有1~5个小的和周围界限分明的红斑状病变,痒感不强烈,严重时,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出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瘙痒。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建立初步诊断。对由螨虫、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可采用皮肤病诊断液进行诊断。

方法如下:用透明胶带粘取犬猫患部皮肤痂皮、毛根等病料,贴于载玻片上,然后揭开一段透明胶带,滴加诊断液2~3滴,摊平、静置2~5min镜检。若是真菌感染,通常被染成蓝色;而螨虫和虫卵则清晰可见。成虫蠕形螨,长为~m,有4对短粗的足,口器小,体表无毛,吻突小而钝,有针状螫肢和被压缩的须肢节。

世界各地调查蠕形螨病的易感品种,发现地域差异较大,

吉娃娃、斗牛、松狮、西施、藏獒、古牧等是蠕形螨的易感品种。蠕形螨病具有遗传性,可能是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应当禁止发病犬及其有血缘关系的犬继续繁殖,可以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新生幼犬哺乳过程中与母犬接触而获得虫体是蠕形螨的唯一传播途径。时间限于出生的3-5天内。研究发现:出生了16个小时的犬毛囊内即可发现蠕形螨,而且最先出现在嘴周围。虫体不会在死胎身上出现。如果将母犬剖腹产并且让幼犬远离母犬,也不会发现蠕形螨的传播。至今没有发现年龄较大的犬之间能够水平传播蠕形螨。

本病病原为犬猫疥螨,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过度拥挤、阴暗、潮湿等较差的卫生条件会加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人接触病犬猫也可感染。检查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耳尖外侧、尾根、脚爪、口周围及眼圈等皮薄毛稀的部位,病变也多发生于此,严重者可扩散至全身。表现剧痒,不断抓挠啃咬,患部脱毛、结痂,耳壳边缘、尾根、脚爪处皮肤增厚.密布糠麸样厚痂。根据病史和奇痒、脱毛、结痂等临床症状可建立初步诊断。确诊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同蠕形螨病。犬猫疥螨呈宽卵圆形,雌虫平均大小约为umxum,半透明,白色,体表覆以相互平等的细毛;雄虫均大小约为umXum,其外形同雌虫相似。

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与被疥螨虫及其虫卵污染的犬舍用具等间接接触,都可引起感染。犬舍潮湿、犬体卫生不良、皮肤表面湿度较高和肺功能低下,都可促进该病的发生。疥螨在犬皮内寄生,咬凿、移动、咀嚼和刺穿皮肤,使患部剧痒、渗出、皮肤脱屑、角质增生、皮肤肥厚和脱毛等,同时患犬搔爬、摩擦、啃咬皮肤而造成皮肤创伤。

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定期消毒;

2.经常用排疏为犬只刷毛,清除死毛及灰尘,促进犬只皮肤血液循环,定期洗澡;

3.提供全面营养的狗粮,每天进行日浴光照;保持犬只的运动量,提高犬只自身抵抗力。如有犬皮肤**应及时诊断、隔离治疗。

病原为耳痒螨,主要寄生于犬猫耳道内,有时也爬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局部损伤,有高度传染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耳道发炎、充血、耳道内有多量红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并有腥臭味,耳壳内侧潮红糜烂,犬猫不断抓耳挠腮,或用头磨蹭地面或笼壁,体表散布拇指盖大血痂并形成脱毛区。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建立初步诊断。确诊也可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如下:用掏耳勺刮取耳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诊断液2~3滴,混匀后加盖玻片,压薄后镜检。若被感染,则虫体和虫卵清晰可见。痒螨呈椭圆形,足体凸出。雄虫第4对足不发达,不能伸出体边缘,比第3对足短3倍,雌虫第3、4对足无吸盘。

隔离得病犬或猫,并对同群犬或猫进行预防性杀螨。对犬或猫经常接触的床铺、垫料、用具和周围环境进行清洗消毒。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干燥。

又称癣,是由皮肤癣菌对毛发、爪和皮肤等角质组织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病原主要有犬猫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等。潮湿、温暖的气候,拥挤、不洁的环境以及缺乏阳光照射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诱因。本病主要表现是大面积严重脱毛、瘙痒,体表散布红色丘疹,脱毛区覆盖油性厚痂,刮去痂皮裸露潮红或溃烂的表皮,严重者形成溃疡。随着病程延长,患部出现色素沉着,毛根易脱,毛干易断。

因本病与葡萄球菌性毛囊炎、蠕螨病等症状相似,诊断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伍氏灯(woodlight)检查(又称滤过性紫外线检查):用伍氏灯在暗室照射病变区、脱毛或皮屑。犬猫小孢子感染的毛发可发出苹果绿色荧光,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的毛发无荧光或颜色不同。直接检查毛发:从炎症部位拔毛或取断裂毛发或取伍氏灯下有荧光的毛发,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几滴10%~20%KOH.加盖玻片,作用30min或稍微加热15s,待样本透明后,检查真菌孢子或菌丝。真菌培养:将毛发等病料接种于皮肤癣菌试验培养基或沙氏培养基上,于25R2培养,皮肤癣菌的生长中使DTM变红,或根据沙氏培养基上菌落的颜色和形态以及显微镜检查进行鉴定。

1如果为局部病变或者是幼猫幼犬,病变周围剪毛,使用抗真菌药,12h一次,直到病变消失,有效地药物有克霉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一般的真菌药都具有肝肾毒性,幼龄犬猫内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解毒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尽量避免使用内服或者针剂的抗真菌药。如果局部用药疗效不佳,则需要选用肝肾毒性小的药物,尽量通过口服,同时用保护肝肾的药物。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会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愈率。

2成年犬猫的多灶性或者全身感染的,需要剪除全身被毛,尤其是长毛犬猫。口服抗真菌药,同时配合局部用药和药浴。口服药有灰黄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浴有商品化的处方香波。

3隔离患病动物,知道痊愈。环境消毒,用吸尘器或者消毒剂彻底处理环境,防止病原感染其他动物。

预后:总归来说预后良好,正确的诊断、合理用药,一般都可以痊愈。除非多只患病动物长期生活在一起。患有免疫抑制病的动物较难治愈且预后不良。皮肤癣菌病可以感染人。

由于搔痒,接著引发一连串的皮肤症状,所以它是皮肤病,我想这是一般普罗大众对过敏的既有概念。可是当我们深入去了解过敏产生的机制,就会明白,它是身体免疫反应的一种缺陷;讲的通俗一点:就是体质问题!造成过敏的结果,其实是体内一连串的化学反应。通常会有一个外源性简称「过敏原」的因子跑入体内(这个过敏原可能是食物、环境当中的植物、昆虫等等),接著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于过敏原产生「过度激烈」的反应,这种不正常的反应让身体的细胞素过量释放,接著引发炎症,过敏于是产生!有了这一层认识,大家应该把过敏视为:免疫系统问题而非单纯皮肤病!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皮肤症状,都只是继发于搔痒的二次性感染。

要「尽可能」避开过敏原;另一方面,调理身体的免疫系统和强化皮肤的正常代谢。三管齐下,是目前治疗过敏的主要方式。当然,利用施打针剂的减敏治疗,也是可以考虑的治疗计划。

大家也要有这样的认知:过敏只能控制,无法根治。

如湿疹、荨麻疹等。湿疹是表皮和乳头层由致敏物质所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高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临床上以患病皮肤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及鳞属等皮损,并伴有热、痛、痒症状为特点。荨麻疹是皮肤乳头层和棘状层血管渗出液增多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以患病皮肤突然发生许多圆形或扁平的疹块和迅速消散,并伴有皮肤瘙痒为特点。引起犬猫过敏的因素有昆虫的叮咬、阴暗潮湿的环境、烈日曝晒、刺激性药物、营养失调、代谢紊乱以及机体内在的一些过敏因子等。根据病史调查、饲料检查,以及皮肤的特异性变化和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本病有一定群发性,多由饲养管理不当、消化吸收障碍导致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如犬猫食物单一,或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饲喂变质食物等可造成Vc、VB以及硒、钙等缺乏。患病犬猫被毛干枯,毛易断易脱,皮肤表面有豆粒大或拇指盖大小的出血斑,皮屑增多,痒感不明显。对营养缺乏性皮肤病,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包括由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细菌感染、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出现的硬脚垫病,角质层下脓疱性皮肤病、VA过多症、毛细血管扩张症、溢脂性皮炎、中毒性皮炎、自体免疫性皮肤病等。

根据皮肤病流行特点,治疗时应采取“彻底检查、洗浴去痂、重复用药、辨证施治、消除病因、消毒环境”等综合防治原则,进行立体式用药(体内、体表、环境);根据病情不同,采用“轻则治其标,重则治其本”的方法,治疗务须彻底,以防复发。

下面列举一些犬猫皮肤病的常见治疗药物,以供参考

1%伊维菌素注射液(螨虫一针净、伊力佳)

该药为广谱驱外寄生虫药,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蠕形螨、耳痒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对虱子、跳蚤和蜱也有防治作用。犬猫按每千克体重0.05~0.1mL/次计算,皮下注射,每周1次。

避免用于柯利犬、喜乐蒂、古牧等。

癣螨净擦剂

该药为纯中药配方,无毒副作用,具有杀螨、抗菌、止痒以及除虱、灭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病、耳痒螨病、蠕形螨病、真菌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引起的皮肤病。该药外用,于患部涂擦,每天1~2次。耳痒螨病、中耳炎时,应向耳道内滴人药液3~5滴,再清理干净,每3d1次。

癣螨净浴液

该药也系纯中药配方,无毒副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晚期全身性、顽固性皮肤病,如疥螨病、蠕形螨与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性皮炎、脓皮病、过敏性皮炎、湿疹、脱毛症及自咬症等。该药外用,用前先用温水稀释~倍,将患犬猫药浴8~lOmin。另外该药还可用于环境、宠物用具的消毒。

癣螨净注射液

该药具有杀螨抑菌功能强、作用持久等特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螨虫、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尤其对蠕形螨、真菌混合感染的顽固性皮肤病、脓皮病有特效。用时按每千克体重0.05~0.1mL/次计算,皮下注射,每7d1次。

1%益康坐霜

该药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真菌有杀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犬猫的皮肤、毛发、爪的真菌病。该药外用,于患病涂擦,早晚各1次。

灰黄霉素

该药能有效抑制小孢子菌、毛癣菌等真菌,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犬猫按每千克体重20mg/次口服,连用30d。

H1受体阻断药

本类药物主要有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扑尔敏、扑敏灵等,能选择性地对抗H1受体所致的血管扩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如湿疹、荨麻疹等。另外,vc、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钙制剂、麻黄碱等也有抗过敏作用,是皮肤病防治中常用的辅助药物。以苯海拉明为例,犬猫按每千克体重0.5~1.0mg,肌肉注射,内服时犬猫。1次量30~60mg。

蠕形螨治疗

双甲脒(Amitraz)

10ml(12.5%)兑水5L,配成0.%(ppm)的液体,全身(除了头部)浸泡,不要冲掉药液,戴伊丽莎白圈待自然干燥后取下,避免犬舔到毛发上的药液。每周1次,每月复查,症状好转可以变为2周一次,直至没有活的和不成熟阶段的蠕形螨,再治疗1个月。停药后需要每2-4周复查一次,观察症状和做皮肤深刮检查。

双甲脒能使血糖升高,糖尿病动物和患者均不应接触。不能用于深度脓皮病或者近期接受过全身麻醉的犬。有时动物会在治疗后出现暂时性红斑、精神沉郁和呕吐,通常会在24-48小时自行恢复。阿替美唑(Atipamezole)和育亨宾(Yohimbine)是双甲脒的拮抗剂(antagonist)。

国外有大量的资料讨论双甲脒对全身蠕形螨病的治疗。并非此药对蠕形螨病十分有效,而是在很多国家只有双甲脒能合法用于犬猫治疗。目前在中国临床上,适合无法使用伊维菌素治疗的品种。

药物禁忌:心脏病,吉娃娃、小于12周龄幼犬、怀孕和哺乳期母犬不能使用。

宠物香波

该药液具有抑螨、止痒、洁肤、护毛、除臭等作用,定期洗浴可使宠物被毛光亮。用法如下:先用温水浸湿被毛,涂少许香波,轻轻揉捏,2~3min后用温水洗净;或将香波溶于水中进行盆浴,夏季1周1次、冬季2周1次为宜。

其他药物

5%臭氰菊酯溶液,对犬猫的外寄生虫如虱、螨有很强驱杀作用,用时用棉籽油稀释1:0倍于患病涂擦;1%癣可宁软膏,于患部涂擦,主要防治犬猫的皮肤真菌病;肤轻松软膏,主要用于湿疹、过敏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等。复合vB注射液,O.5~1.OmL/次,肌肉注射,可用于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皮肤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9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