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瓮福化工公司朱奉刚经理一行5人近日来到榕江县平永镇龙塘村进行困难户慰问,并兑现年下半年规划的扶贫项目资金。
“扶贫项目资金”是怎么回事?原来,瓮福化工公司为帮助群众增收,尝试了以困难群众抱团发展,公司定养订购模式对龙塘村进行帮扶。
年7月,公司订购12头生猪幼崽,给予制定养殖户进行养殖,待生猪长成后按高于定价的市场价进行收购。时值猪肉价格上涨,抱团发展的12户困难的群众都得到了比较可观的收入。春节前夕,瓮福集团全部订购回收12户农户集中寄养的生猪,收入最高的获得纯收益元,最少的也有元。农户总收益高达元。
此次项目给困难群众尝到了抱团发展的甜头,增强了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极大助力了龙塘村脱贫攻坚。
生猪定养订购只是帮扶企业帮扶龙塘村的一个缩影。“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龙塘村脱贫攻坚战中,“以购代扶”的温暖画面,以接力赛的方式上演着。
时间退回到年11月14日,雷榕高速公路项目部一行34人在总承包项目部指挥长瞿强军的带领下,来到州交通局帮扶村——榕江县平永镇龙塘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雷榕高速公路项目部到龙塘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驻村工作组与雷榕高速项目部就进一步搭建企地沟通信息渠道、针对贫困群众就业及“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等系列问题做了深入交流。会后,雷榕高速与龙塘村在村委会举行了“以购代扶”资金交付仪式,经统计,雷榕高速此次采购冬瓜斤,单价2元/斤,共支付龙塘村“以购代扶”资金元,此举极大扭转了龙塘村冬瓜滞销局面,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产业保障。
时间再退回到年9月27日,凌晨两点,几声发动机的轰鸣划破榕江县平永镇龙塘村寂静的夜,三辆载满冬瓜的货车从龙塘村出发,准备运往凯里市销售。这是龙塘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以实际行动,用“以购代扶”帮扶模式助力贫困户脱贫。
蔬菜种植是龙塘村其中一项扶贫产业。冬瓜丰收的季节,村民们滴在田里的汗水、凝在产业上的心血开了花结了果,本是值得庆祝的好事,但他们却因为没有销路而高兴不起来。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黔东南州交通局派驻龙塘村驻村干部积极将这一情况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积极联系凯里市内各大企业食堂,想方设法帮助销售滞销冬瓜。驻村干部帮群众给冬瓜称重驻村第一书记肖祥建(左)帮群众搬运冬瓜“明天将所有滞销冬瓜拉到凯里,有多少给你们卖多少。”在得到州局领导的铿锵回复以后,大家乐开了花,顾不上吃饭便立即兵分两路,一边联系运输车辆,一边组织村民前往瓜田里摘瓜。摘瓜、称瓜、装瓜,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已是凌晨。滞销冬瓜运往已经联系好的企业食堂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州交通局驻村干部带着三辆货车安全抵达凯里,在向局领导短暂汇报以后,顾不上整夜无眠的奔波便立即组织随行的村干将三车冬瓜分送到已联系好的企业食堂,将所有冬瓜配送完成以后,大家已累得精疲力尽,但为了不耽搁村里面第二天的工作,经过短暂休息后又连夜赶回了村里。
经统计,此次运往凯里销售的冬瓜共余斤,按1.5元/斤的价格分别销售给州交通局、凯里运输公司、凯里公交公司及凯里环城高速公路项目公司食堂,合计收入元。
在黔东南州交通局的大力帮扶下,龙塘村扶贫产业项目——冬瓜的销售局面有了极大突破,经统计,自年9月以来,州交通局利用帮扶部门优势,为龙塘村联系销售了2万余斤冬瓜,实现销售收入接近3.5万余元,彻底解决了龙塘冬瓜销售无门的困境,用实际行动向龙塘村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帮扶答卷。
“以购代扶”不仅鼓励了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解决农产品销路难的问题,也为参与帮扶的干部提供了购买绿色生态农副产品的契机,贫困群众对这种“接地气”的帮扶方式表示热烈欢迎,让扶贫更加增添了几分温度。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局帮扶榕江县平永镇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文件精神,积极谋划帮扶措施,不断激发贫困村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切实增强贫困村的脱贫信心和决心,“以购代扶”龙塘村农产品正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凌忠云编辑刘娟编审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11561.html
上一篇文章: 2910场次686万份54万幅,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