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紫艺这些让人心生欢喜的曼生壶铭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0-5-14

紫艺

这些让人心生欢喜的曼生壶铭

长嬴

整理

“壶随字贵,字依壶传”,说的便是陈曼生的曼生壶。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别号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人,清时篆刻家。他在任溧阳县令时,与宜兴紫砂名匠杨彭年等交好,并手绘十八式(后世称曼生十八式),请杨氏制壶,亲为作铭并篆刻,承陈鸣远而开文人壶之鼎盛之势。

曼生的壶,壶体多简洁明快,线条清晰有力,又富古拙之意,且能与诗,书,画,印集为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故被文人茶客欣赏喜爱,奉为紫砂极品,可以说半是因壶,半是因铭。

这些曼生壶铭,无不有情有趣有意味,耐得咀嚼,字字欢喜!

石铫

“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

铫:《说文》:“温器也”。《正字通》:“今釜之小而有流者,亦曰铫”。

搏:《考工记》:“搏埴之工二”。(注:搏之言拍也。埴,黏土也。)

周穜:尤水邨家藏石铫壶为周穜赠苏长公物,进呈内府,后广写石铫图以赠知交。

汲直

“苦而旨,直其礼,公孙丞相甘如醴。”

汲直:《汉书/贾捐之传》:“置之争臣则汲直”。张晏注:“汲(人名)黯方直,故世谓之吸直”。些处指壶形。

旨:《礼/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注:“美也”。此处指茶味。

公孙丞相:即公孙弘,汉时薛人,字季齐。少为狱吏,有罪罢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武帝时初为博士,诏征文学,弘复对策,擢升一。累迁丞相,封建平侯。开东阁以延士,俸禄所入,尽给宾客。已则食止脱粟。按租米仅脱稃谷曰脱粟。《晏子春秋》:“晏婴相齐,食脱粟饭”。

醴:甘泉也,《后汉书/张衡传》:仓青岑之玉醴兮。

却月

“月盈则亏,置之座隅,以为我规。”

却月:半月形曰却月。谓壶形。

亏:《史记/曰者传》:“月满必亏”。《书/大禹谟》:“满招损”。

规:《说文》:“有法度也”。

新月半规,清风七碗,恐招损而戒满。

新月:阴历每月初三、四之月,称新月。江总诗《新月半轮空》。

规:形圆曰规,《楚辞/大招》:“曲眉规止”。

清风七碗: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弧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风生”。这是卢仝饮茶不同感受。

横云

“此云之腴,餐之不瞿,列仙之儒。”

云:指茶,顾之庆《茶谱》。煎茶四要:“三候汤,凡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乳面聚”。

腴:《文选/班固答宾戏》:“味道之腴”。肥美之谓。

瞿:同臞,《史记/司马相如传》:“形容甚臞”,集解引徐广曰:“臞,瘦也”。

列仙之儒:《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凡有道术皆为儒”。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谓嗜饮者相聚。

百衲

“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百衲:言其补缀之多也,指短褐之残破。

短褐:又作裋褐,《汉书/禹贡传》:“妻子糖豆不瞻,裋褐不完”。注:“裋者谓童竖所著布长襦也。褐:毛布之衣”。

活活:水流声,《诗/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此指茶。

合欢

“蠲忿去渴,眉寿无割。”

合欢:和合欢乐也。古时每以为器物名,此为壶名。

蠲忿:蠲,除也。《文选》杨雄《剧秦美新》:“应时而蠲”。

忿:怒也。《礼/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蠲忿指茶效也。

眉寿:称人长寿,《诗/豳风/七月》:“以介眉寿”。

割:害也,《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

八饼头纲,为鸾为凰,得雌者昌。头纲:指惊蛰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

鸾凰:凤凰和鸾鸟,比喻女乐。

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

阳羡:借指宜兴出产的茶。宜兴﹐在今江苏。秦汉时称阳羡﹐故名。

坡仙:宋苏轼号东坡居士,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徒:门徒

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满意、很高兴。

春胜

“宜春日,强饮吉。”

胜:胜会也。春胜,春日之胜会。

宜:应当也。《礼/乐记》:“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强:通作强,《诗/周颂/载芟》:“侯强侯以”。谓盛大也。

古春

“春何供,供茶事。谁云者,两丫髻。”

供:《说文》:“设也,一曰供给”。

茶事:谓品茶之事。

丫髻:刘禹锡《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诗”。谓幼女头梳双髻,裴晋公诗:“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丫髻为煮茗好手也。

饮虹

“光熊熊,气若虹,朝阊阖,乘清风。”

饮虹:虹,霓也。古人认为霓是一种动物,它的出现,常在河中饮水。甲骨文有“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辞。

熊熊:《山海经/西山经》:“其光熊熊,其气魂魂”。注:“皆光气炎盛相焜耀之貌”。

气若虹:《文选》曹植《七启》:“慷慨则气成虹蜺”。

阊阖:《说文》:“西方曰阊阖风”。《史记/律书》:“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或称闾风,《文选》张衡《东京赋》:“俟闾风而西遐”。综注:“秋风也”。善注《易说》曰:“秋阊阖风至”。

匏壶

“饮之吉,匏瓜无匹。”

匏瓜:一作瓠瓜,《群芳谱》:“瓠子江南名扁蒲”。按葫卢类之普通者有以下数种:果实细长椭圆者曰瓠,扁圆者曰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曰葫,葫之两端大而腰细者曰蒲卢。

匹:配也。

员珠

“如瓜镇心,以涤烦襟。”

员:通圆。《孟子/离娄》:“规矩方员之至也”。故称如瓜。

镇:安也。《国语晋语》:“镇定大事”。

涤:谓除去之也。《后汉书/隗嚣传》:“涤地无类”。注:“涤荡也”。顾之庆《茶谱》:“茶效,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

襟:犹怀也。罗邺诗:“愁襟未信酒能开”。

乳鼎壶

“乳泉霏雪,沁我吟颊。”

鼎:古时煮药煎茶器也,乳指茶,乳鼎,煎茶器。

乳泉: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又明田艺蘅《煮泉小品》:“乳泉,石钟乳山骨之膏髓也。其泉色白而体重,极甘而香,若甘露也”。

霏雪:《广雅》“霏雪,雪也”。田艺蘅《煮泉小品》引李虚己建茶呈学士诗:”试将梁苑雪,煎动建溪春”。是雪尤宜茶饮也。

沁:《说文通以定声》:“沁,假借为浸,唐人诗用『沁脾』字”。

颊:《说文》“面旁也”。

洞寻玉女餐石乳,颜色不衰如婴儿。

镜瓦

“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阔无极。”

鉴:有二义:一镜也,一大盆也。见《说文》。

瓦:《说文》:“土器已烧之总名”。

源源:《孟子/万章》:“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极:穷尽也。《礼/大学》:“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注:“尽也”。

胡芦

“作胡芦画,悦亲戚之情话。”

胡芦:笑貌。《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芦大笑”。

亲戚:《礼/曲礼》:“兄弟亲戚,称其慈也”。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情话:陶潜《归去来辞》:“悦亲戚之情话,至情之言也。”

飞鸿延年壶“鸿渐于盘,饮食衎衎;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

鸿渐:唐陆羽,复州竟陵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不知所生,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上元初(唐高宗时),隐居苕溪。嗜茶,着有《茶经》三篇。

盘:通盘,《史记/滑稽传》:“杯盘狼藉,谓盛物器。”

衎衎:《易/渐》:“饮食衎衎”。疏:“衎衎然乐,和乐貌。”

桑苎翁:陆羽之号,见上注。

刊:削也。《礼/杂记》:“刊其柄与末”。

(您所期望的图片走丢了……)

天鸡

“天鸡鸣,宝露盈。”

天鸡:《述异记》:“东南有桃都山,山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宝露:《汉书/郊祀志》:“武帝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注引《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七大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合斗

“奭斗,天浆,润渴墨。”

奭斗:《说文》作奭斗:“挹也,从斗奭声。举朱切”。段注:挹亦抒也。《诗》笺《礼》注皆用奭斗,皆谓挹酒于尊中也。

浆:谓甘露。《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古以甘露为瑞征,谓天下升平则甘露降。

渴墨:谓笔枯少墨也。李日华《渴笔颂》:“书中渴笔如渴驷,奋迅奔驰獚难制”。

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桂。

北斗:斗宿也。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北斗,又名南斗。《诗/小雅/大东》:“维有北斗,不可以把酒浆”。疏:“二十八宿连四方为名者,唯箕、斗、井、壁四星而已。箕斗并在南方之时,箕在南而斗在北,故曰南箕北斗”。《考古质疑》:“四方列宿,随时迭运。姑以春言之:井、鬼,柳星见于南方则斗牛、女、虚为北方之宿尔、以其正当北斗之衡;故彼既曰北斗,则此曰南斗,所以别也”。

银河泻:银河,天文学名辞。为白云色之带,在天空中成一伟观。泻,水倾泄也。

阑干:编木为遮阑横钭庭院间曰阑干。古乐府《善哉行》:“北斗阑干”。谓北斗横钭之意。

提梁

“提壶相呼,松风竹炉。”

提壶:提,《说文》:“挈也”。壶上有横档可提,称提梁壶。

松风:苏轼《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谓汤沸之声。

竹炉:高濂《遵生八笺》:“茶具十六器,苦节君,煮茶竹炉也,用以煎茶”。宋杜来《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钿盒

“钿盒丁宁,改注茶经。”

钿盒:钿,宝钿。以宝饰器。钿盒,谓有钿饰之盒。此处指茶壶形。

丁宁:古乐器名,似钟而小。《左传/宣/四年》:“着于丁宁”。注:“钲也”。此处指茶壶形。

茶经:书名,唐陆羽撰,凡三卷,言茶事十类,于制茶器具及烹饮诸法皆有详述之。今宜兴制壶有“钿盒壶”及“金钟壶”,可能就是曼生所制“钿盒壶”、“丁宁壶”之延续。

覆斗

“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

勺:饮器名。《左传/定四年》:“勺饮不入口”。

八斗才:《南史/谢灵运传》:“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活活:水流声,《诗/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井栏

“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

井:卦名。巽下扻上。《易/井》彖传:“井养而不穷也”。疏:“井养而不穷者,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己也”。

穷:止也。《礼/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注:“不穷不止也”。

汲古:《说文》:“引水于井也”。《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汲古为研究古代艺术之谓。

牛铎

“蟹眼鸣和,以牛铎清。”

蟹眼:《大观茶论》:“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黄庭坚诗“风炉小鼎不硕摧,鱼眼常随蟹眼来”。谓汤沸之沬如蟹眼。

牛铎:壶形如牛铎,故称。汤沸后注入壶以澄清之。

井形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得茗饮。”

天茶星:古时称为茶曰乳。

高濂《遵生八笺》:“茶,侯汤,凡茶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乳面聚。”故天茶星即天乳星。《星经》:“天乳星在氏北,主甘露”。

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晋书/天文志》:“东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宫也”。

石瓢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煮白石:田艺蘅《煮泉小品》:“绪谈,择水中洁净白石,带泉煮之,尤妙尤妙”。

绿云:宋吴淑《茶赋》:“其功若神,则有渠经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故茶可称绿云。

瓢:陆羽《茶经》引晋舍人杜毓《荈赋》:“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阔,颈薄,柄短。”

桐君:宋吴淑《茶赋》:“烹兹苦茶,桐君之录尤重”。桐君,黄帝时人,尝采药求道,止于浙江桐庐县东山,隈桐树下,因名。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以为君臣佐使。撰《药性》及《采草录》。

延年半瓦

“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

合之则全:谓两半瓦相合则全。但延年瓦当为瓦当之一种,两瓦不能相合。

壶公:《云笈七签》:“施存,鲁人,学大丹之道。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

本文图片来源于《陈曼生研究》,作者萧建民。

“紫艺茗流”编辑发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合作或投稿,请发邮件至

东尚文化:dsculture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7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