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龙头河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0-6-19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84.html

龙头河全景

龙头河上的风雨桥

凯里龙头河

石汉

“龙头河,既是一段河的名称,同时也是周围方园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名。它是因为此处河道曲折如龙身,清水江边上的山头犹如张开大嘴的龙头而得名。”这是金启富在其《军事要地龙头渡散记》一文中的表述。他还在文中介绍,“龙头河”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祖上也是军士出身,并世代驻守于此。

龙头河大寨中的寺庙

龙头河大桥

关于“龙头河”,当地老百姓曾用一首酒歌来描述。歌中唱到:“将军挂印在龙头,一棵明珠水中驻(指河中的小岛),东边石马来进宝(指龙头河东边山上的石马),西边狮子抛秀球(指龙头河西面的回头山),哪家选中这席地,文到尚书武到侯。”这就说明,“龙头河”犹如其名,是一块“风水宝地”。

龙头河大桥

渡口垂钓

清康熙年间清平(凯里的前身)知县(县长)刘樵,还著有《龙头河》诗。诗曰:九江之上流,舞水其左右。沱口及远口,右派通蒿师。中条乃清江,都匀水汇归。过在施与黄,凯里在其斯。凯里龙头河,河水清瀰瀰。峰势龙曲折,石壮且倾歌。兹当水落时,风来文涟漪。矶上紫荆开,参差傍桠枝。渔人晒旧网,渡客趁朝曦。有老济同舟,苍茫前致词…

凯水晴波

渡口送行

翻到《清平县志》卷二第、和页,均有“胡安国”(凯里营都司)“胡登级”(把总)和“胡宗浩”(外委)等清代“胡氏军官”的名录,而且其籍贯均注明为“邑人行伍”(即凯里本地人)。为了弄清“龙头河”是否就是多年前的“龙江营”。本人于近日前往龙头河大寨,在胡氏后人的带领下对据说是当年的“龙江营军屯指挥所”的“胡氏大院”进行了实地考察。

老渡口

码头

通过实地踏勘,“大院”实际有“两个”。两处大院一前一后,仅一墙之隔,进院的“大门”均系整块石板或巨石雕刻而成,看了之后甚是震撼。“大院”建在“龙头”石山上,“院坝”用“麻条石”铺就,屋基均系大青石夯实,一尺多厚的马头墙,墙体所用砖头系典型的明清时期“大青砖”。据其后人介绍,这些石块或巨石或砖头均是用木船从“湖南洪江”逆流而上运来。

龙头寨

码头旧事

从高处往下看,两座古老大院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特殊。它们建在龙头河(清水江)S型的中部,切中“要害”,扼守上下游。特别是“胡氏大院”的后院,原本就是一个用巨石砌成的平台,上面未曾建有房屋,人只要是站在上面,整个龙头河江面便一览无余。这块余平方的“平地”,也是这一地区临江的唯一一个制高点,如果在此架设一“炮”(当然也只能是“土炮”),整个江面都在射程之内,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是肯定的。

等候

江中一叶小舟

“胡氏大院”的前院是“金氏大院”。两个大院所处的这个“寨子”也叫“龙头河大寨”。寨内现在还有许多房龄估计超过百年的老房子,多为木质结构,墙壁已经氧化发黑,呈棕褐色,房屋外面仍见石头砌成的矮墙,把每家每户隔开,偶尔还看到“观察孔”。站在高处看,整个寨子的房子呈“八卦”分布,中间许多小路相连。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处“明清时期的军事屯堡”!

百舸争流

出航

龙头河大寨的上游,历来就是凯里联通炉山(香炉山)的渡口。据《清平县志》和《凯里市志》记载,该渡口从明朝初年至解放前,几百年来都是凯里人出行的交通要道。因为龙头河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才有多年前清平(凯里)县长(刘樵)到凯里检查工作时便写下了《龙头河》诗的典故。大寨的下游(也即胡氏大院脚下)据说就是来往船只停靠的“港湾”。总之,综合实地踏勘、走访考证和相关资料记载后,本人断定“龙头河大寨”就是多年前清廷康熙年间设置“凯里卫”的“龙江营”驻地无疑!

昔日电厂

今日碧桂园

“龙头河”苗语:VibNongl,发“衣弄”音,意为“石仓”的意思。据胡氏后人介绍,“胡氏大院”的后院有一半是“仓”(曾存放粮食,我认为在炮台旁边存放弹药估计也是可以的)。这座“仓”就和大院一起建在“龙头”山上。这座酷似“龙头”的石头山,坐落在清水江边,江水从上游玻璃厂方向流下,在“龙头”山面前转了一个“S”型“大弯”继续往下流去。

龙头大寨民居

“龙头河”作为一个行政村的名字。它包含了“大寨、小寨、包家庄、李家庄、水井坡、草坪和高溪”等自然寨。其中还有“碧桂园江湾一号、市委党校(现第一污水处理厂)、水泥厂(老厂)、清江小区、电厂新村(原叫杀人坳)、三小、木材厂和百货公司仓库”等单位和建筑。

胡家大院

此外,它还有“野鸡滩”(解放前,凯里地下党组织“凯里党小组”曾在这里秘密开会)、“龙头河渡口”(明清时期这里曾是上走云南,下达湖南的主要水道和过河上贵阳交通要道)“凯水晴波”(有诗曰:一泓凯水碧如油,两岸青峰映澈幽。更喜晴明破细碎,金光乱点漾中流;遥向龙江指,晴明水一湾。有波皆潋滟,鸥浴夕阳还)等景点。

大院石门旧址

“龙头河”民国21年(年)置有“龙江乡”,民国24年()改为“第六保”隶属“凯里联保”,年称“龙头河乡”,年称“龙头河大队”,年改称“利民河大队”,年复称“龙头河大队”,年改为“龙头河村”归西门街道管辖,共8自然村(大寨、小寨、水井坡、包家庄、李家庄、草坪和高溪等)。境内有龙头河大桥(现在紧挨着它的大桥就有三座)、炉榕公路、沿江路、滨江路、兴龙路等纵横交错。

龙头山

胡氏祖传---顶子(清朝官帽)

昔日“龙头河”设有市委党校(当时被戏称为“龙头河大学”),还曾开办中专班为凯里培养了许多领导干部呢。本人也曾到过那里参加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现在的“党校”变成了“第一污水处理厂”。它的隔壁原来是木材厂,现正在进行棚户区改造,将来将是一个高档小区---“碧桂园”。听说龙头河大寨也在“改造”之列,滨江路将穿“寨”而过。

守望

不知这些曾经为凯里的经济繁荣和历史进步做出贡献的“军屯古宅”“驿站渡口”“营房遗址”是否将作为“乡愁”予以保留?我们拭目以待。

文字为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对胡氏、金氏等作出贡献的人员一并表示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7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