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草,香满堂。吃粽子,喝雄黄,划起龙船庆吉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端午文化技艺,感受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结合我园特色民族节庆课程,我园以“文艺展示、龙舟竞技、技艺传承”等形式,在年6月6日上午开展了“民族‘粽’情一家亲”的端午节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在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全园齐心协力共同筹划端午活动1、看这里,各部门积极召开关于端午节活动会议确定端午节
“民族粽情一家亲”活动方案
党建、中层会议
班主任会议
行政后勤会议
家委会议2、各班根据端午节活动方案积极进行家园沟通,以保证端午节活动顺利进。
二、端午活动筹备中1、端午节习俗要用到哪些东西呢?
五彩线
五彩手链
五彩手链
五彩线
制作香囊的布料
香囊成品
任园长带领年轻教师
制作香囊
民族风香囊
粽叶飘香2、端午节班级区角环境打造
3、集体教学关于端午节的谈话、分享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呢?
我妈妈说是为了纪念古时候的爱国诗人屈原
对啦,那你们知道在端午节我们有哪些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我们要包粽子,吃粽子!
还有划龙舟、放风筝
佩戴香囊和五彩绳,这样就可以保佑我们健康成长!
看来我们班的孩子太聪明了,回家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了的,那你们知道关于屈原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端午节的由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
端午节习俗
1.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2.划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3.放纸鸢
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风筝,即纸鸢。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4.五彩线
五彩线,由红、黄、黑(蓝)、绿、白等五个颜色组成,古代也叫五色丝线、五彩长命缕。系五彩线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
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带来好运。拴五色丝线之俗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或为古代南方人的文身遗俗。中国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5、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
"粽籺"、“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
午
安
康
三、“民族粽情一家亲”活动精彩进行中1、话剧《屈原救国》表演完之后,美美、帅帅的主持人登场啦!
2、幼儿诗词表演:大二班《午午端阳节》、大一、大二班《祖国妈妈》
看!我们像不像古时候的小诗人呢。
3、粽情走秀
a、苗侗服走秀漂亮的苗侗服饰,民族风情一家亲。
b、汉服走秀
瞧!我的汉服美美哒!
4、龙舟竞赛、锣鼓喧天!
加油、加油、我们第一啦!
5、技艺传承
a、包粽子
b、刺绣、编织五彩绳
▼
▼
▼
c、制作香囊
你瞧!漂亮的香囊制作完成!d、棕情、爱国书画展
e、品尝美食、活动圆满结束!
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家长带领孩子们在幕布前签上自己的名字,寓意岁岁平安、身体健康!至此,本次端午主题“民族‘粽’情一家亲”
活动圆满结束。天长地久一碗米,吉祥如意一颗栆,幸福美满一片叶,缠缠绵绵一条线,欢欢喜喜包成棕,世世代代端午节,岁岁年年棕传情。端午节主题活动汇集着凯里市第一幼儿园全体老师们对幼儿成长的期待和美好祝愿,希望宝贝们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学会传承中华文明,在爱的大家庭里快乐成长!
en
end
文:杨宇飞老师赵为雅老师
图:姚祖银、嬴胜钊
编辑:杨宇飞老师
审核:余兰老师
赞赏
长按二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