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大考,感谢铁路工作人员送给我的祝福。”5月23日,在玉屏开往贵阳的次列车上,即将参加高考的杨慧光激动地说。
每年高考来临,很多学生都会乘坐/次“慢火车”去参加考试。据了解,自年开行至今,“慢火车”相继运送了近29.1万人次大学生和初高中学生。
“/次列车是一趟常年穿行在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逢站必停的‘慢火车’。全程公里,单程运行7小时42分,沿途停靠16个站点。”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客运段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次“慢火车”从贵阳站出发,途经凯里、施秉等“大站”,也停靠许多在少数民族村寨里的四五等小站,村寨里的学生就靠这趟列车往返于村子和学校。
求学路上的“专属公交”“如果没有‘慢火车’,我可能没有外出求学的机会,人生轨迹就不一样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翁当村24岁的陶秉莉说,“母亲下地劳作比备战高考还辛苦。每天天不亮母亲就带着午饭下地,干到天黑才回家,挑着扁担进城卖菜,游走吆喝一天却只能赚二三十元。”
图片为疫情前拍摄陶秉莉一直认为想要改变命运,只能读书。从湾水中学毕业以后,她考上了凯里一中。进城上高中那三年,/次“慢火车”成了她求学路上的“专属公交”。年,陶秉莉考上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后,依然乘坐这趟“慢火车”到贵阳上学,只是距离从2站变成了6站。如今,她毕业后选择了留在贵阳工作。
贴满便利贴的“心灵对话墙”“年,因为乘车学生越来越多,我们别出心裁用展板设置了一面‘心灵对话墙’。在周末、寒暑假、中高考时段,展板被摆放在车厢内,学生们会把各自的心里话写在上面。其他旅客也会‘跟帖’,给予温暖的鼓励。”贵阳客运段上海二队党支部书记黄绍基说。
这面“心灵对话墙”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画了一个笑脸表情,还写道:“如果有一天,我能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读中学、大学,我一定会百分百努力,学出好成绩,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新职工为学弟学妹解难题暑运期间,贵阳客运段新入职职工都会在“慢火车”上值乘历练。对于“学弟学妹”们的困惑,他们总能驾轻就熟地给予解答,看似随意的聊天总能轻松化解学习难题。
山区学生大多数比较内向腼腆,“心灵对话墙”成为双方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乘务员们除了答疑解惑,也会写上暖心的话语,还会主动向考生分享自己当年参加考试时的经验和心得,讲述大学校园的美好生活,为他们加油打气。此外,列车醒目位置张贴着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相关优惠政策等,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每逢周末,列车上的学生就增多了,我们专门为他们准备了‘阅览角’,方便学生阅读。”/次“慢火车”列车长胡贵川介绍说。
今年是胡贵川在这趟“慢火车”上工作的第25个年头,他说:“车上的学生越来越多,是山区老百姓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写照。”随着中高考日期的临近,胡贵川向学子们送上祝福。他满心期待再见面时,能多几个拿着录取通知书的“熟面孔”向他报喜。
“慢火车”载着人民的希望
奔驰在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上
将无数梦想的种子播撒得更深更广
转自人民铁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w/1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