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脱贫攻坚凯里农商银行二十六年葡萄香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0-9-19

  年7月21日,凯里农商银行大风洞支行客户经理杨茂乔驱车8公里从网点来到凯里市大风洞镇的晚熟水晶葡萄种植园区,走村串寨拜访客户,了解今年的种植情况。

杨茂乔(左)和韩泽锋(右)察看葡萄挂果

  当杨茂乔来到杉树林村一片靠山的水晶葡萄基地时,满山坡的葡萄藤叶迎风轻摆,阵阵果香沁人心脾。这里的个体种植户韩泽锋远远就迎上前,对远道而来的客户经理感激地说:“去年真的谢谢农商行了,给了我很大支持!”

为客户更新信用工程系统信息

  原来在年5月,韩泽锋的葡萄园曾遭遇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60余亩果园遭受严重破坏,葡萄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万元,让他的种植产业陷入了资金困境。韩泽锋是农商银行的老客户了,他在去年11月又一次来到大风洞支行,顺利办理了20万元贷款,使自己的葡萄事业得以重启。   杨茂乔笑着询问了葡萄基地的经营近况,跟着韩泽锋上山察看了生长良好的果串,还向他介绍农商银行正在推广的信用工程系统,并现场更新了客户信息。在走访结束时,两人站在山顶小楼上远眺连绵的葡萄地,心中满怀欣喜。韩泽锋自信地说:“再过两个月,我这里的水晶葡萄就要熟了,到时候肯定能买上好价钱!”

眺望葡萄基地

  据悉,凯里市大风洞镇现辖17个村、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米左右,土壤富含有机质,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合水晶葡萄生长,且具有晚熟优势。当地种植晚熟水晶葡萄1.3万亩,其种植园区年被列入贵州省“个农业产业示范园”中,后经申报,原国家农业部于年1月10日批准对“凯里水晶葡萄”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韩泽锋所在的大风洞镇杉树林村自年起就开始种植水晶葡萄,是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已经有26年葡萄产业史。与之相伴的是,原凯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到现在的凯里农商银行,大风洞共有12任分社、支行负责人支持该村葡萄种植,一代接着一代携手前行,与村民结下了难解难分的深情厚谊。

晴天时的基地远景

  多年来,大风洞支行不遗余力帮助杉树林村群众逐步克服资金短缺、技术匮乏、暴雨冰雹灾害等重重困难,认准目标走产业脱贫之路:   一是夯实信用工程建设基础,完成全村户农户建档工作,成功创建信用村,目前授信金额达万元,信用工程系统信息更新占比32.61%;二是为村民创业提供坚强的资金后盾,累计发放惠农扶贫贷款达万元;三是想方设法邀请老师开展金融致富学校或种植培训共计15场,召集村民参训余人次,还坚持宣讲各类金融知识;四是设立“助农取款村村通”服务点两个,月均业务量余笔、25万余元,节约村民交通成本;五是每年入村走访余次,提供上门服务90余次,积极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牵线搭桥。

技术普及后,每串果实都精心套袋

  如今,杉树林村不仅有葡萄基地,还有林下养鸡、生猪养殖、平良贡米、蔬菜种植等多种产业,但依然以水晶葡萄为主,多户村民中有户从事葡萄种植。全村种植葡萄亩,每亩产量达余斤、收入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1.36万元,村内的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摘帽。原本是村干的韩泽锋和葡萄打交道十几年,也成了一名致富带头人,他的基地年收入75万元,纯利润可达25万元,全村所有贫困户都曾到韩泽锋那里工作过,现在还有余户乡亲依托着他的葡萄园继续增收。农商行在村里开展致富学校活动   如同“葡萄村”一样的故事正在凯里市各个乡镇不停发生着,截止年7月中旬,凯里农商银行13个乡镇网点已为全市9个乡镇种养殖户发放涉农贷款笔、金额6.82亿元,真正开辟一条优质信贷绿色通道,带动各村形成“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驻村干部”的扶贫模式,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来源:凯里农商银行

编辑:于伶伶

编审:王文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w/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