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正当其时、适逢其势、意义重大。使贵州现代化建设的脉络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催人奋进,为凯里市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法路径。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炉山工业园区一角(凯里市委宣传部供图)凯里市将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上来,按照徐麟书记关于“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指示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落实黔东南州“一体两翼”主抓手,狠抓“强州府”建设,凝心聚力干成“兴凯里·强州府”的新事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凯里新篇章。凯里市炉山镇星光村葡萄产业(王子明摄) 一是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围绕“5+N”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在产业上率先破题,推动工业增总量提占比。推进黔玻永太二期、海生玻璃一期建设,加快其亚20GW多晶硅拉晶、20GW单晶硅切片、50万吨再生铝及30万吨铝加工等项目落地,打造光伏玻璃—晶硅电池片—铝型材—光伏组件—发电工程光伏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努力培育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持续擦亮“凯里酸汤”公共品牌,打造“凯里酸汤+”预制菜全产业链条。利用苗药等民族医药资源,推进与江中制药集团合作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建设健康医药产业园。积极引进“贵银”等龙头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落户凯里,打造银饰、刺绣生产基地。以黔东南高新区和炉碧经开区为载体,创新东西部协作模式,积极推进粤黔共建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百亿级工业园区。按照“富矿精开”的思路,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石英砂、铝土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新增和提级资源储量。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做好企业培育和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招大引强”,唱响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抓项目的经济主旋律。凯里酸汤产业(凯里市委宣传部供图)二是强力汇聚城市活力。牢牢把握黔中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坚决贯彻落实“强州府”战略,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精致管理水平,奋力建设“苗侗明珠·和美凯里”。围绕提升“首位度”,大力推进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序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强力推进凯里新城建设,引领“城市西进”“工业北移”。推进老城区、黔东南高新区、炉碧经开区、下司古镇等连片开发,以重大项目的建设来带动新城的人气。综合利用好沿江资源,做好清水江沿岸景观风貌规划,精心编制和包装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开发龙里—下司—火车站—旁海沿江地段,创造广阔经营空间和增值空间,培育沿江农文旅体产业融合经济带,丰富凯里发展新业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抓好城镇“四改”,科学谋划布局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体谋划布局公园广场、湿地湖泊、绿带绿道等环境设施,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塑造环境舒适、生活优美、文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形象。日照香炉山,远眺凯里市(熊邦东摄)水韵下司(苏志平摄)三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决落实教育“七大提升工程”,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根据出生率等指标,科学谋划教育布局。通过加大学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增加师资等方式,增加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大班额”“择校热”的问题。加快教育领域项目推进进度,启动实施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园园达标”等工作。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研究出台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切实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积医院帮扶和省、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健全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建好县域医疗次中心,提升乡村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民间中医、苗医、侗医资源,不断满足群众病有所医需求。全面推进州、市零工市场建设,不断拓展延伸服务,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服务平台。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x/11727.html
上一篇文章: 黔东南州第一学府,凯里学院,谁与争锋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