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学校 >> 正文 >> 正文

去贵州凯里追梦寻缘无限风光,原来都藏在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0-10-10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

看了标题的小伙伴一定知道

今天小游不介绍西湖区的美食美景

而是跨越千里来到西湖区的结对帮扶地贵州凯里

带大家感受苗乡的追梦寻缘

凯里是一座新兴城市

素有“百节之乡”“芦笙故乡”“东方斗牛之乡”的美称

美景如画

香炉云烟壹

香炉山四面石崖绝壁,形如香炉而得名。香炉山不仅是贵州的名山,而且还是苗族群众仰止的圣山。香炉山巍峨挺拔,海拔.8米,壁立千仞,远望形似香炉,每当下雨,香炉山升腾起云烟,云蒸霞蔚,蔚为壮观。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至二十一,这里举行爬坡节,周边各族群众相互邀约、携老扶幼来登山祈福、会友、娱乐,这里举行跳芦笙、对山歌、斗牛、斗鸡、斗鸟等各种民间文体活动。香炉山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还有摩崖石刻、云梯栈道、古代营盘、庙宇遗址等,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云烟,“香炉云烟”由此而来。

水韵下司贰

下司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处清水江上游,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世界优秀、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就在这里。嘉庆13年(公元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清水江上的明珠”。

巴拉映月叁

巴拉河发源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雷公山流经到凯里市境内的这一段巴拉河峡谷,有10多公里长,两岸植被茂密,山清水秀,分布有一连串依山而建、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如郎德、季刀、南花、寨瓦、养薅等诸多传统自然苗寨,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保存着绚丽多彩的苗族文化。

后羿麻塘肆

麻塘位于凯里市西北方向,距凯里城区15公里,是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遗存完整、保存完好的亻革家村寨,居住着余户人家多名亻革家人。亻革家人能歌善舞、擅长蜡染。麻塘亻革家人视后羿为祖先,“后羿射日”的文化痕迹还保留在亻革家人的文化传统里,至今保存着后羿射日的亮丽服饰,麻塘亻革家人以后羿为荣,因此,取名“后羿麻塘”。

苗侗之窗伍

凯里苗侗风情园是经过几年来的开发建设,变得环境优美、旅游业态丰富、建筑富有苗侗特色,成为凯里3A级景区,具备了“一园看黔东南文化、一园品黔东南风情、一园尝黔东南美食、一园买黔东南旅游商品”的功能,被誉为“浓缩版的黔东南”,因此,取名“苗侗之窗”。

银秀明宫陆

凯里市民族文化园,是国家级3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具有上海世博会贵州展馆、凯里文化宫、非遗博物馆和五座美丽的鼓楼等,包括在建中的凯里畅达国际广场,规划建设有非遗物质文化博览园,将成为参观游览凯里非遗文化项目的苗族文化旅游区。

云谷田园柒

云谷田园位于凯里市舟溪镇,是凯里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十佳农业园区、贵州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等,交通便利,从凯里出发,驱车二十分钟即可抵达,距离凯里南站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周边山水环绕,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有台湾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云谷小镇、嘎醉河风情小镇、云溪汤泉、国家级非遗——芦笙制作的新光村,游田园、品瓜果、泡温泉、观芦笙成为都市人可选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桃李荷田捌

从炉山至洛棉10余里,分布有古镇、古村落、梯田、溶洞、石林、天生桥等丰富的自然景观,每到春天,洛棉桃花李花满山遍野开放,一到夏季几百亩荷花陆陆续续绽放,富有唐诗宋词里描写的那种田园风光意境,生态良好,是凯里美丽的十里画廊,“桃李荷田”由此得名。

笙舞情缘玖

推荐理由:甘囊香位于凯里市舟溪镇,这里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举行芦笙盛会,周边村寨的几万名各族群众都要到甘囊香看会,甘囊香被誉为“芦笙吹响的地方”,传说也是人神同乐、神仙聚会的地方。千把芦笙,万对银角,汇聚一堂,是名副其实的芦笙盛会。苗族小伙子尽情展示芦笙吹奏技艺,姑娘们穿上自己精心制作的节日盛装,随着芦笙乐曲的节奏翩翩起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貌、舞姿和身上穿戴的美丽织锦、刺绣和银饰,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炫技炫美炫富,青年男女在甘囊香相识相知到相爱。因此,取名“笙舞情缘”。

古峡三桥拾

推荐理由:重安江为清水江上游左岸大支流,源出麻江县坝芒乡,由西南向东北流,经福泉、麻江、黄平等县境,流至凯里市桐木寨,注入清水江,干流全长公里,有十里古峡、三朝桥、野洞河、石笋沟等景点,其中与黄平县接壤的三朝桥,是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除此之外凯里还有很多美丽的原生态苗寨南花村、乌利苗寨、季刀苗寨等等,在去逛非遗一条街云谷小镇、探访凯里老街寻觅古老记忆。

南花苗寨

季刀苗寨

云谷小镇

美食如云

看了这么多凯里美景,那么凯里人是一般都吃啥?都有哪些美食?近日,凯里为了充分展示独特的人文自然魅力,提升凯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出“凯里十八菜”。

凯里酸汤鱼壹

凯里地区最有名的一道菜品,历史悠久,传说神奇。制作原料主要有酸汤、鱼,分为白酸和红酸两种,其鱼多选用当地出产的稻花鲤鱼、角角鱼、鲶鱼、草鱼等。白酸汤制法是以米汤自然发酵的酸汤为汤底,配以木姜子、西红柿、葱、姜、蒜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红酸汤则配以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酸汤为汤底加多种香料熬煮而成。该菜鱼肉鲜美、开胃、酸辣可口。凯里酸汤鱼属于贵州“黔家特色菜”的代表菜之一,已驰名国内外,现全国各地都有专卖店。

香牛香羊瘪贰

牛瘪或者羊瘪,又被称为“百草汤”,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爱,是凯里以及黔东南地区非常独特的一种美食,起初不了解情况的外地人较难接受,实际上是卫生、科学、可口的菜肴,尝过后绝大多数都欣然接受了,并视为“黔东南一绝”。牛瘪、羊瘪的制作工序复杂,将牛羊宰杀后将其初步消化的胃料取出并过滤干净,加入胆汁及佐料花椒、生姜、陈皮、香草等,放入锅内煮沸,文火慢熬,将液体表面的泡沫及杂质除掉,过滤回锅加入食盐、葱蒜、辣椒即成。以瘪作为调味料的牛、羊火锅(干锅、汤锅),具有健胃、祛热和助消化的功效,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

青椒童子鸡

本道菜采用自然放养的本地嫩土鸡(俗称童子鸡),和本地黄壤土生长的青椒一起爆炒,肉质鲜糯、鲜辣可口,令人大快朵颐。

牯藏肉肆

牯藏肉源自凯里巴拉河一带的苗族村寨每隔13年过牯藏节,祭祀祖先需要用煮熟的大肉块,苗族群众食用时再切成一至两寸左右大小肉块,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也叫“坨坨肉”,不仅味道鲜美,还体现出苗族群众热情好客、大方旷达、豪放爽朗性格的一道地方菜。

血浆鸭伍

血浆鸭是凯里一道做法独特的佳肴,杀鸭时,先将鸭血流入醋加清水的菜碗里,使其血浆不致凝固,然后选用2公斤左右重量的本地仔鸭,将鸭子切成小块,将鸭块放入铁锅中爆炒,炒至水分干,再放入备好的嫩姜、大蒜、新鲜花椒、辣椒等香料炒进味,将血浆用锅铲绞碎倒入锅中,边倒边炒,待血浆成熟后,即或出锅上席食用,食用时还能加上魔芋,边煮边吃,味道香辣、鲜嫩可口。

九香虫陆

九香虫,即蝽科的瓜黑蝽,是一种会飞的青黑色昆虫,指甲般大小。春夏季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个“臭板虫”或“打屁虫”的臭名。九香虫含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补肾壮阳、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

糟辣田鱼柒

糟辣田鱼的做法是采用凯里本地新鲜红辣椒、生姜制作成的糟辣椒,用油煎出香味后加水熬汤,再放入本地自然放养的稻田鱼煮熟,这道菜味道鲜美、鱼肉细嫩、香辣可口的特点,具有颜色红艳、吊人胃口。

腌鱼腌肉捌

凯里有“宴席不离酸”的特点,腌鱼腌肉是一道上品美食,无论是侗族,还是苗族、汉族等都喜欢用来招待客人的菜肴。做法讲究,取秋收肥壮的稻田鱼,破肚取出内脏撒盐和适量米酒拌匀,浸透两夜,将糯米饭、辣椒面、花椒、生姜拌匀成鱼糟,放入鱼腹内,将鱼肚合拢码于坛子或者木桶,一层鱼一层糟,经过一个月以上的密封腌制时间,即可取之食用,油煎、火烤或者生吃。腌肉做法相似。腌鱼、腌肉味道酸、甜、咸、辣适度。

腊味三宝玖

腊味三宝是凯里市民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即腊肉、香肠、血豆腐,蒸煮熟后切片拼盘上桌敬客,具有凯里独特而典型的地方风味美食,敬客时主人要三种各夹一片,被国内外游客称为凯里的“三明治”,其营养价值丰富,搭配好看,口感极佳,年味十足。

庖汤拾

庖汤是凯里农村宰杀年猪时必吃的一道主菜,一般是火锅吃法。主料是新鲜的大块薄片猪肉、粉肠、血旺等,有清汤、辣味两种口味。庖汤的特点是味道鲜美、清醇甘香、油而不腻、营养丰富,回味无穷。随着岁月的流逝,庖汤逐渐成为一道颇具地方风味,深受人们欢迎的时令菜肴。

凉拌折耳根拾壹

折耳根即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健胃消食功效。外地人说“凯里真奇怪,拿药当菜卖”,指的就是凯里市民最喜欢的食材折耳根,它是凯里市民餐桌上的日常菜品,折耳根可以凉拌,也可以与凯里的熏肉、腊肉一起炒来吃,一般是采用凉拌,与辣椒、酸汤或者食醋,清脆可口,风味独特,据说是预防非典的良药,是一道食药兼具的地方特色菜。

酸汤菜拾贰

酸汤菜,是凯里地区群众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必需菜品。当地流传一句民间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意为如果三天吃饭没有这道菜,人们就吃饭不香,走路没有力气,走路不稳。这道菜是用本地白酸汤煮开,放入季节性的新鲜蔬菜煮熟即可,不需要放食盐,具有生津开胃之功能,味道清香鲜嫩。该菜起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各种民间传说。

米豆腐拾叁

米豆腐原材料是稻米磨碎成浆,煮时用加入适量碱性石灰水,冷却后凝固变成豆腐状,故称为“米豆腐”,食用时加入各种佐料,如酸汤、糟辣椒、红油、葱花、蒜末、食盐、酱油以及炒熟的黄豆、花生米等,一般在夏天做凉拌的菜肴,看起来颜色丰富,吃起来滑爽可口、酸辣可选、生津开胃、消暑解渴,是一道富有地方风味的美食。

渣辣粑拾肆

渣辣粑又称“面辣”、“苗家面辣”,是凯里苗族群众喜爱的一道美食,采用秋季本地新鲜红辣椒打成面末,和上糯米粉拌匀后放入坛子腌制而成,食用时取出用油煎制,分割成块状装盘,颜色红艳,吊人食欲,入口酸甜,具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

鸡稀饭拾伍

采用本地自然散养的土鸡和大米慢慢熬炖而成,土鸡切块分盘装,留下的稀饭醇香扑鼻,有良好的滋养身体和暖肠胃的作用。

社饭拾陆

社饭是一道时令菜,清明节前后,即“春社”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当地群众摘取艾草刚长出的嫩叶,加上烟肉、花生和糯米一起蒸煮,有一股艾草特有的清香,是一种具有春天味道的点心菜,具有祛湿清火、助消化的作用。

七彩姊妹饭拾柒

七彩姊妹饭是凯里、台江一带的苗族群众过“姊妹节”时做的一种美食,每年农历三月十三,苗寨的姊妹们都上山去采撷花草树叶等,分别用冷水浸渍和用水煮的方法,制成黑、红、黄、绿等各种颜色的汁液,然后用这些汁液分别浸泡糯米。然后将这些分别浸泡好各色糯米上甑蒸熟,就成了晶亮芬香的五彩姊妹饭。不但色彩缤纷、芳香可口,还具有明目健身,滋补强身功效,是节日期间与亲朋好友共享或者相赠的特殊食品。

魔芋豆腐拾捌

魔芋豆腐是凯里乃至黔东南的绿色食品特产之一,做法是取材秋季成熟的魔芋,洗净后磨成浆,煮时加入适量碱性石灰水,冷却后凝固变成豆腐状,故称为“魔芋豆腐”,食用时可以切成块、条,可以素炒,也可以和鸭肉或者鹅肉、猪肉、鱼肉一起煮、炖、炒,做法多种多样。凯里产的魔芋豆腐筋多、有嚼头、味美可口。魔芋的主要成分葡甘露聚糖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据说经常食用能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可以帮助消化、降脂、降糖和排毒,是一种养生保健食品,也是兼具食药功能的风味食品。

美食美景一并奉上

想要了解凯里更多民俗风情?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x/7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