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月17日下午,潘年英新书《青山谣》研讨、座谈、见面会在贵阳也闲书局举行。活动现场,作者潘年英和彭晓勇、卢惠龙、张健健、王良范等贵州文化人,以及青年作家、读者等一起共赴一场当代侗族叙事的文化之旅,围绕如何看待“民族志小说”“侗族小说”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贵阳也闲书局新书见面会现场。每一个作家心中都有一个精神的原乡,对潘年英来说,盘村就是他的精神故乡。《青山谣》是他继“故乡五部曲”之后又一部关于故乡盘村的长篇力作。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却是哀婉的侗族文化叙事,它讲述的是一个侗族知识分子回乡营救身陷囹圄的农民弟弟而不得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揭示出侗族人与森林、土地和政治的关联。行走,是潘年英这些年不变的主题,对他而言既是工作也是一种人生体验。作为人类学、民族学学者,他走出象牙塔与书斋,常年行走在黔东南大地,仰望群山,俯身凝视山地民族独有的寨子,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去深入了解民族的文化形态;作为文学创作者,通过行走与审视,他始终与同胞保持着血与肉的联系,真实地接触与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他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用双脚行走黔东南大地,用文字书写“乡土中国”。“潘老师给我的印象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去往贵州的路上。”作家、本书编辑向继东感慨,“潘年英老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与他钟爱的那片土地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紧密的联系。他是盘杠村的侗族子孙,他的文字尽情地书写盘杠村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抒发了对民族、故乡、世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座谈。“我想写一种真正的侗族小说”,潘年英说,“在我看来,真正的侗族小说是什么样我也没有准确的答案,读者自有判断,但是写侗族小说最起码要懂侗语,这样才能接近侗族文学。”合影留念。正如著名作家韩少功推介语所言:“潘年英的小说是伤心的流水,温暖的夕阳,思念的野草和山间的小路。当一幕幕时尚消逝之后,当一局局争夺了结之后,这样的小说还将默默地与人们一道远行。”故乡是一曲唱不尽的侗歌。本次新书见面会连续三天在贵阳、凯里和天柱举行。在凯里、天柱见面会上,潘年英都以清唱一首自己填词的侗歌作为结束,歌声高亢悠久,引发现场读者的情感共鸣。凯里新书见面会现场。作家简介潘年英,年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天柱县石洞镇盘杠村一个侗族家庭,现居湖南湘潭,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百年高坡》《扶贫手记》《我的雪天》《木楼人家》《伤心篱笆》《黔东南秘境》《解梦花》《河畔老屋》《桃花水红》《山河恋》等,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文和英文在海外出版。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鹏视频/刘临洪编辑/陆青剑二审/姚曼三审/黄蔚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ly/1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