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凯里历史人文骄傲ldquo黔中王门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1-2-19
“黔中王门”又一干将蒋世魁◎姜秀波

“清平王学”成就最高者,当首推孙应鳌;“黔中王门”代表性人物,亦当以孙应鳌为冠。然而,“清平王学”中又一集大成者蒋世魁却鲜有人知,几近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蒋世魁与孙应鳌系同里人,又为戚党(亲戚),二人过从甚密。孙应鳌曾为蒋世魁《初志稿》作“序”并付梓刊行,亦曾有十余首诗赠蒋世魁。

论治学品行、哲学造诣、学术成就,在明清两代,清平地区除孙应鳌外,无出其右者。后世学者多以孙应鳌、蒋世魁并列为“清平王学”的代表性人物。

生平世系

蒋世魁,字道陵,号见岳,清平(今属贵州凯里)人,官训导。

《清平县志》载:岁贡,……蒋世魁,官全州训导,有传。

《黔诗纪略》按:见岳,名世魁,又字道陵,清平人。少能诗,有俊逸才,十举不第,应岁荐,授同州训导。卒于官。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自少能诗,又俊逸才,郁郁播美誉庠校间。当时自谓可立跻廊庙,顾今十举犹不第。嗟嗟!惜哉!

由此可知,蒋世魁少年聪敏,才华横溢,颇有抱负,但科举屡试不中,十举不第,唯一取得的一个身份为“岁贡”。

蒋世魁官职为“州训导”。《清平县志》作“全州训导”。《黔诗纪略》、《贵州通志.人物传》作“同州训导”。

今考,历史上多个合州,分别属重庆、广东、安徽。北朝后魏置合州,民国2年(年),合州改名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

而同州即今渭南市大荔县,明洪武二年(年),奉元路改为西安府。九年(年),府上设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同州归其统属,辖5县。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只有一句“郁郁播美誉庠校间”,未明确全州或同州。依据现今发现的涉蒋世魁文献史料,未能判断蒋世魁任职地。

“训导”一职,是明朝府以下行政单位设置的考察本地区秀才的功课成绩的教育官员,品级为未入流。

蒋世魁生卒年不详,据《黔诗纪略》按语“卒于官”,知其卒于州训导任上。明代科举一般三年一考,按“十举不第”推算,其参加十次科考至少用了三十年时间。

蒋世魁父亲为蒋良。蒋良,字素斋,官吉藩长史。《清平县之志》载:“举人,癸酉科(正德八年,即年),王木、蒋良、侯问。蒋良,官吉藩长史。”

据《黔诗纪略》按:“(蒋世魁)父,字素斋,正德癸卯(正德年间无“癸卯年”,疑误。今依据《清平县之志》考为“癸酉年”)乡举,为吉藩长史,寄居湘潭。”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厥考素斋公为吉藩右史久,囊有余金,占籍湘潭,时时买便利田宅。”蒋良生卒年亦不详。依蒋良中举时间推之,蒋世魁应生于此间前后。

以蒋世魁“十举不第”推之,其卒年应于年之后。

孙应鳌在年从巡抚郧阳任上归里,至年四年间在清平建书院讲学,蒋世魁于此间与孙应鳌交集在清平,并交谊甚厚。再以二人这段交往推算,蒋世魁卒年应可推至年之后。

因蒋良“寄居湘潭”、“占籍湘潭”,且蒋世魁又“卒于官”,故其后裔已无可考。

《清平县志》(清道光版)记载“训导蒋世魁墓在三星伴月”。可考知蒋世魁葬于清平地区一个叫“三星伴月”的坟场。

学业交游

明万历年前后,“王学”、“湛学”各立门户。

蒋信初从王守仁游,后转而师事湛若水。虽《明儒学案》谓“道林实得阳明之传”。但《明史》中把蒋信的“传”附于《湛若水传》之后。《明史》⑥“列传”第一百七十一记载:

(蒋)信初从守仁游时,未以良知教。后从若水游最久,学得之湛氏为多。

近代学者李独清考据认为,蒋信“实则撮取两家之长立己说,非硁硁争门户者比,……”。

孙应鳌不仅师从于“泰州王门学派”的徐樾,还师事“甘泉学派”的蒋信,故集“王学”和“湛学”于一身,并有创新和发展。

嘉靖己未()冬十月,孙应鳌以省觐道武陵,侍蒋信桃冈三日,与论学。未几,蒋信卒,临终前嘱孙应鳌为其作《墓志铭》。孙应鳌又作《祭蒋道林先生文》,并赋诗。孙应鳌虽师事蒋信时间不长,但深得赏识,并得其真传。

清《孙文恭公小传》云:

(孙应鳌)先生自见知波石(徐樾),即传其所受阳明心斋之学,终日抠趋,与李同野、马心庵、蒋见岳同励圣轨。既又走桃冈印证于道林(蒋信),所造益实。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见岳子初谒道林公,知万物一体为圣门宗旨。既又谒甘泉公,乃登岣嵝,登罗浮,登太和,直凌层巅,俯睇六合,襟抱豁朗,不知有己,况于有人?益信甘泉、道林二公之言为不诬。归而玩《易》读《书》,……

《黔诗纪略》按:(蒋世魁)归玩《易》治书,借宅以居,冬夏一褐,绝无病容。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余以谓见岳子昔固有闻于道,岂应厄穷遂戚戚至此?要以负其奇,不遂一展所蕴,姑以是鸣不平耳。于是见岳子大噱,曰:“子知余,子知余。”于是共引满,留为夜半客,击节歌古风雅数章,始别去。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又云:“见岳蒋子,余同里人,戚党也。”

查清平《广陵孙氏宗谱》,孙应鳌系第十世,其伯叔辈第九世有迎娶蒋氏者。故,“戚党”之说找到佐证。

孙应鳌《西峰小景和见岳》、《与见岳夜坐》等诗作,记录了其与蒋世魁的学术切磋、生活游历等情景。

蒋世魁与孙应鳌交厚。一则因二人同为清平人,自小互有耳闻。二则因二人为亲戚。三则因二人有同门之谊。

孙应鳌是王阳明的三传弟子,师从“泰州王门”徐樾,又得蒋信传证“甘泉学说”,终成“精一一贯”与“为仁之旨”的思想学术主张。

在“王门”体系内,徐樾受业于王艮,王艮师从于王阳明。依“徐樾又王艮之师序”推之,孙应鳌当属王阳明三传弟子。

在“湛门”体系内,蒋信师事湛若水。依“蒋信又湛若水之师序”推之,孙应鳌当属湛若水二传弟子。

蒋世魁潜心理学,不仅不仅师事蒋信,是“甘泉学派”的二传,还因师事湛若水而当属其第一代传人。

孙应鳌将蒋世魁诗集改题为《蒋见岳初稿》,并为之序,还为其留诗十三首以上。在交游酬唱中,孙应鳌一生授人之诗无数。然,以十数单首诗授之于一人,这在孙应鳌诗作中却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究其原因,孙、蒋二人有同乡之谊、有易学之共,更有同门同派之源。

蒋世魁不仅得蒋信之传,更得湛若水之传,孙、蒋二人之深交,亦可足见孙应鳌对“甘泉学说”的推崇。

品行声望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见岳子格貌颀硕,又美此才行,未必终不遇,则兹不平之鸣将毋益。

又云:(蒋世魁)归而玩《易》读《书》,借宅安居。时缉秸穗藤,稍避床屋风日,晨炊断续,居无病颜;冬夏仅纫絺褐,未尝向人斯须乞怜取助。一妻一仆共相依,视窘束若甘美食,各不愠恼,亦足以发明守贫学道之志矣。

《黔诗纪略》按:见岳潜心理学,初谒蒋道林,知万物一体为圣门宗旨,继又谒湛甘泉,乃登岣嵝、罗浮诸山,俯盼六合,襟抱洞开。归玩《易》治书,借宅以居,……

《黔诗纪略》按:父良,字素斋,正德癸卯(正德年间无“癸卯年”,疑误。今依据《清平县之志》考为“癸酉年”)乡举,为吉藩长史,寄居湘潭。父殁,不欲伤继母心,尽以田宅予弟。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蒋良)没之日,见岳子不欲伤继母心,尽两手付其弟。使见岳子稍取一二分内得,亦不至今日贫。即当日效义举出勉强,亦不至今日不怨。

学术成就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兹岁辛酉(年)秋,余便归省觐。适见岳子不第,亦归。过访余,持诗一卷相示。凡八十一首,其思结,其情苦,其格律壮而悲。

又云:嗟嗟!斯岂琐细人可仿佛,则余欲传者岂以八十一首哉。

求道林昔日之所谓以?绎“无然畔援,无然歆羡”之旨,以坐进万物一体之学,则坎壈华艳何?莫非“诞登道岸地”矣。

现代学者陆永胜所著《明代黔中王学思想研究》一书云:蒋世魁……首师蒋信,亦是清平王学的二代弟子,之所以将其归人清平王学,是因为其一生主要论学地和交游均在清平。道陵与马廷锡、孙应鳌基本在同一个时期师事蒋信,得道林万物一体的圣门宗旨。后又师事湛甘泉,与乃师道林的学术路径较为一致。道陵与黔中诸大儒相与论学,颇有得,……。

关于蒋世魁诗集。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云:诗始名《下第稿》,余因自叙有“欲要终功,以毕初志”诸语,乃更《初志稿》云。《黔诗纪略》按:所著诗曰《蒋见岳初稿》,文恭为之《序》,惜今无传。

孙应鳌在《蒋见岳初志稿》“序”中又云:“予于是携诗入关西,为加批评,付兴平尹斗阳章子梓之。章子尝与道林公论学,有得者”。

又,孙应鳌作《道林先生诸集》“序”有言:公(蒋信)著述颇富,……。鳌每怀自是照览,迩得兴平尹章子评,昔从公(蒋信)游者,乃托为梓行云。章评,字嘉言,号斗阳、斗阳子,四川遂宁人,举人,曾任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兴平县知县。蒋世魁与章评均师事蒋信,当为同门。故,孙应鳌先托章评梓行《道林先生诸集》,又托其梓行《蒋见岳初志稿》。

清咸丰四年(),莫友芝在家书中云:“……清平李开府佑、王佥事木、蒋见岳世魁诸集并不妨一访。……”(见《贵州省博物馆藏莫友芝家书考释》,吴鹏,《文献》年11月第六期)

据后世学者考证,莫友芝后来并未搜寻到蒋世魁书稿。

综述

《清平县志》、《贵州通志.人物传》中“蒋世魁传”,皆引自孙应鳌所作《蒋见岳初志稿》“序”。

在目前发现史料文献中,未见孙应鳌托付兴平尹斗阳章子(章评)所梓之《蒋见岳初志稿》。《黔诗纪略》、《明诗纪事》等诗文集亦未见收录有蒋世魁诗作。

于科举仕途而言,蒋世魁一生郁郁不得志。

如果说,孙应鳌是“清平王学”的旗手、地标。那么,蒋世魁当为“清平文化”除孙应鳌之外的又一代表性人物。

作者简介:

姜秀波,男,苗族,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黔东南州科学决策学会会长。研究方向:明清史,晚清风云人物,民国风云人物,“木商文化”、“清平文化”等。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ly/8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