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无闲草,侗乡多灵药。”近年来,在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劲风”吹拂下,凯里市围绕苗侗医药特色优势,将大健康医药作为主导产业,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文习俗以及民族医药康养资源优势,以“健康凯里”为抓手,持续推进苗侗等民族医药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以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民族医药产业园、凯里苗侗风情园苗侗医药养生体验示范区、苗侗医药文化街为一体化的苗侗瑶医药大健康产业格局。近日,正值“赶集日”,走进苗侗医药文化街,来往买药、旅游拍照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每到周日赶集天,位于苗侗风情园内的苗侗医药文化街是最热闹的区域,这里是凯里市最大的苗侗医药药材交易市场,一个充满苗侗民族特色文化的景区,成百上千种新鲜药材汇集于此,为药商和患者搭建了一座桥梁。在此一游,可以亲身感受浓厚的苗侗医药文化。凯里苗侗医药文化街,街长多米,有90多个固定摊位,多个活动摊位。每周有近多名药农在医药文化街出售中草药。苗侗医药文化街以苗侗新鲜草药为主,在充分挖掘苗侗医药文化元素基础上,提炼了苗侗医药文化的精髓,弘扬了苗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在苗侗医药文化街,不仅实现苗侗医药交易、业态、保护等规范化管理,还搭建起专家学者、院校学生以及游客免费研学体验的民族医药特色“百草园”,大力促进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为推动苗侗医药产业发展,凯里市成立了“健康凯里”工程指挥部,提出大健康医药产业园、苗侗瑶医药养生城、云谷康养风情小镇、南花曼洞康养文化村的大健康创新发展思路;并成立苗侗瑶医药研究所、建设苗侗瑶医药制室、开设苗仁堂等一批民医馆,研发院内制剂,并将院内制剂申报为消字号产品批号,推动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据凯里市中医(苗侗瑶)医院党委书记王政介绍,该院成立10年来,从建院初期的1人,发展到如今的余人;从没有一台医疗仪器,到如今配备了CT、C臂等一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从简易的门诊,医院本部、苗侗风情园康养中心、苗侗医药文化医院新院区四个部分组成“四位一体”的集医疗、研究、预防、保健、教学培训等以中医药文化为基础,彰显苗侗瑶医药特色的二医院,中医药苗侗瑶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作为实施“健康凯里”民生工程推进幸福新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凯里市苗侗瑶医药研究所成立于年2月28日,从事保护、挖掘、传承和发展凯里市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集科研、教学、产业研发和发展为一体,旨在全面提升民族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凯里市苗侗瑶医药研究医院,根植于凯里及黔东南地区丰富的苗侗瑶医药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民族医药研发和推广销售,加强与市场主体对接,着力将研究所建设成为苗侗瑶医药投资、研发、商业应用的发展平台,不断推动凯里市苗侗瑶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凯里市苗侗瑶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王兴桂介绍道。作为“苗侗医药养生之乡”,近年来,凯里市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苗侗医药等多重优势,采取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苗侗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凯里市已基本形成以黔东南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万潮苗侗百草医药产业园及凯里苗侗风情园苗侗医药养生体验示范区为一体的“两园一区”苗侗医药发展格局。重点发展药品研制、医疗器械制造,做优做强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贵州苗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医药、民族药、生物药、化学药等医药品牌,做精做强苗侗医药、民族医疗、先进医疗设备、高质医用耗材和医疗装备制造企业,打造了“益肺止咳胶囊”“隔山消积颗粒”“七向筋骨通巴布膏”“苗仁堂鼻爽喷剂”等一批知名民族医药品牌,凯里市苗侗医药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来源《黔东南日报》编辑吴琳二审王太师三审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1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