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属典型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俗和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级的民族风情旅游胜地之一。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景区吧!
青龙洞古建群(镇远古镇)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年),共有单体建筑40座,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现存建筑总面积平方米。它由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香炉岩、祝圣桥等多组建筑物组成,布局奇巧、工艺精堪。由于座落在舞阳河畔残岩断崖绝壁千仞仰望,如悬空殿宇,层层叠叠,极为壮观,堪称黔东一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阁公园
大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年),曾为学宫、考殿,是培育选拔人才的地方。阁楼五层,高23米,内外六柱六角,层层飞檐翘角,雕刻有各种花卉鸟兽图案,精致典雅美观。阁楼第二、三、四层有回廊环绕,扶栏可盘旋而上,整体造型古朴端庄,凝重浑厚,蔚为壮观。
中国最后一个带枪部落芭莎
贵州省从江县城东南仅7公里,有一座目前仍被公安部门特许村民们可以持有自制火枪的神秘山寨——岜沙苗寨。岜沙是苗语"草木茂密丰盛之意",岜沙部落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其持枪获得中国公安部特别批准,有"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之称。
岜沙人至今仍保存古代发式、镰刀剃头、简约婚俗、树葬等习俗,被民俗和民族学者称为硕果仅存的苗族远古遗风保持者、"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区有一个允许带枪的部落——芭沙。岜(音bia)沙苗族仅余人,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
凯里民族博物馆
凯里民族博物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凯里市韶山南路南端民族文化广场内,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外观宏伟雄壮,融苗侗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是凯里市城区的一幢标志性建筑,是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博物馆对黔东南州的人文地理及少数民族风情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文字、图片、实物都有陈列,共有藏品1多件,收藏有元、明、清等时期的苗族、侗族民族服饰及部分祭祖和生活用具。本来博物馆共设有12个开放馆,但现在只有4个馆开放。值得一看的是少数民族风情馆和龙舟馆。
平良古峡
平良古峡位于凯里大风洞乡平良村,距城区50公里。发源于麻江西沿山洞的重安江,在平良村前进入古峡。古峡两边是悬崖峭壁,气势雄浑。峡中江水湍急,浪花翻滚,流程达10余里,故又名十里古峡。
古朴秀丽的平良村建在江边的半坡上,平良寨由于河床落差大,江水流经石门坎,在这里突然剧烈地翻腾起来,滚滚地进入古峡。
古峡之口,右有骆驼峰,左有白壁岩,两峰对峙,遮天蔽日,犹如古峡的两扇大门,把江水关藏在幽深的峡谷之中。一入古峡,凉风徐徐。白壁岩半腰有一幽深山洞,猴子经常在此出没。白壁岩下的白岩塘,为江中之塘,水深达三四十米,江流在这里呈大漩涡旋转,由于塘奇水深,这里的甲鱼竟有10多斤重,鲢鱼重达七八十斤。
过了白岩塘,便是"三十三浪"。"三十三浪"两边,有其状如猴的猴子山和形似白发老翁的仙人山。两座山峰都是巍巍矗立的百余米高的断崖削壁。
小七孔
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位于贵州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至麻尾火车站36公里。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15()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小七孔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小七孔古桥、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野鸭池、龟背山、一龙戏九珠、飞云洞、野猪林、水上森林、天钟洞、鸳鸯湖、卧龙潭、卧龙河生态长廊漂游等。
东方斗牛城
“东方斗牛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包含苗侗风情主题公园、现代斗牛表演竞技中心、苗侗民俗文化村、民族工艺品研发等。建成后,凯里地区没有专业化,功能齐全的斗牛场宣告结束,黔东南斗牛事业由此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余户,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渔洞溶洞
渔洞溶洞位于凯里西面的渔洞乡,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溶洞,于年发现开发,目前已经开发了米左右,还有尚未探明的暗洞余米。洞前有小溪,两岸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分为6层5厅8段。洞内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琳琅满目。
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曾被人誉为“小上海”、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世界优秀、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就在这里。
下司古镇是麻江县与凯里市襟水相邻的一个乡镇,每年农历七月中旬,这里的人们沿袭传统举行龙舟大赛,斗牛大赛,车流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此外,这里还有众多的历史人文古迹,辟有桃园岛、月亮岛、紫薇岛等系列旅游度假场所,堪称下司绝艺的“酸汤鱼”、“草烧狗”厨艺更是名声远扬,深受游客喜爱。每当周末假日,凯里、都匀、贵阳等处的旅客呼朋引伴举家前来,漂流戏水、访古探幽之后,悠悠然面水临窗,点上一两样佳肴,大快朵颐,尽兴享受这忙碌人生难得的清闲。
郎德上寨
至今全寨有户,多人,全部是苗族同胞,以陈、吴二姓为主。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不时在旷野山间回荡。寨前一条弯弯的河流宛如蛇龙悠然长卧,南面有松杉繁茂的“护寨山”,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畔上。过桥可攀登养牛坡,还可观赏杨大六当年反清抗暴时筑起的碉堡和战壕。寨内吊脚楼鳞次柿比。吊脚楼上装有“美人靠”供来客休息。“美人靠”平时又是姑娘们刺绣的好地方,具有独特的苗寨风格。村上的小路全以鹅卵石铺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寨子中央有一个大芦笙场,地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南上方还设有“杨大六文物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当年杨大六领导反清抗暴时的刀、叉、头盔、铁炮等战斗武器。
雷公山
苗峰雷公山,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雷山县境内,海拔.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各类生物近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3种,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秃杉,是中国特有一类保护树种,且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一处,是中国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研究基地。雷公山终年多雾,一年中有雾日天,气候宜人,即使是最炎热的七月,月均温度也仅为15.8度。它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而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在苗语里的意思是"有鬼的地方",这源自苗族人民一段辛酸的历史。几千年来,苗族受制于汉族,被迫辗转到大山里生存,但仍然不时遭受到侵扰。论实力,苗族打不过汉族,他们想到一个办法,就是装神弄鬼来吓退敌人。西江很大,有世界苗族第一寨、"苗都"的美称。从山脚到山顶,层层相叠,鳞次栉比布满了苗族的吊脚楼,犹如连成一片森林,非常壮观。可见它规模之大。在这里,已经很少能看到穿着苗族服饰的当地人,他们的服装基本上已经汉化,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风俗、民风犹存;人们过的还是一种非常淳朴自然的生活。不过不知道这里是否会因为越来越多的游客而变味。这里是个回归淳朴的地方,适合喜爱清静的人,坐在苗家吊脚楼上,倚着美人靠,听听自然的声音,喝杯浓香的苗家米酒,真的很惬意。
施秉云台山
云台山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区十大景区之一,位于施秉县北部,距县城13公里。 云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面积47平方公里。分为云台山、排云关两大游览片区,规划景点24处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当游人置身山巅极目远眺,万山丛中云腾雾绕如白龙翻滚,奇峰耸立怪石穿空露出峥嵘,深谷林莽古藤如织,山猴攀援飞禽啼鸣,晨曦透过松林光柱斑斓耀眼,山花散发阵阵清香,画眉跳跃枝头高声鸣唱古松挺拔山风吹拂,构成一幅诱人的风光画卷。
罗汉山森林公园
位于凯里市郊东,因山形酷似睡罗汉而得名,公园树种繁多,园内湖光山色。景区平均海拔.5米,年平均气温18.5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似人间仙境,醉人心脾。
文图来自网络
东美旅游好管家“旅行超市”内有多条
“养老旅居”行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详情
看完贵阳的旅居养老行程,我都想马上退休了
旅居凯里,你们只需要负责吃玩拍美
贵阳5个惊艳小众旅行地,远离人山人海,遗世独立美而不同!
"爽爽的"贵阳要怎么玩才算深度?照着这个"旅行日历"来打卡
渝贵高铁通车!重庆到贵阳仅2H,美食美景我来啦
这里是联合国评出的旅游地Top1,现在已经美得无死角了!
中国最适合养老的20座城市,凯里竟然排第一
自备纸巾,去贵阳不得不打卡的三碗面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mj/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