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山深处的“小上海”,宛若画中景致,却鲜为人知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大山深处还有"小上海",这条山路上的街道,全是古旧的房屋,看起来特别有年代感,就像是电影中的一幕,立于风雨廊桥之上,随意一拍,便成了一副诗情画意。
下司古镇是"小上海",坐落在清水江的上游,离凯里南站只有8.9公里,离凯里也只有20多公里,交通非常方便,但却没有多少人来旅游,很多人都表示没有听过。
作为一座偏僻的古城,下司的价值的确很高,完全可以利用内河运输的便利来发展。
在古代,水陆交通比较落后,贵州因为多山,许多地区比较闭塞,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山,而那些生活在大江大河边上的人,眼界显然要高很多,所以,在最好的水源之地,建造一座城池,也是比较容易的。
乍一看,夏家古城和凤凰古城,芙蓉城,镇远古城,肇兴侗寨有些类似,但是在一些细微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地方主要是苗族,仫佬族,畲族,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清水江与四川,云南,湖南,广东等地有广泛的联系。
一八○八年,下寺成为通商口岸,较以往更为繁盛。那时候,有不少过路的人,从这里经过,都要在这里歇歇脚,然后去集市上买东西,吃点好东西。
最盛的时候,下司是黔东南有名的货物集散中心,商人云集,不少隐居在深山中的友人,每到下司,都会带些新奇的物件回去,或将土产送到镇上贩卖,时间一长,便有"小上海"之称。
作为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下司还保存了一些古代的船坞。
这座古城因坐落在清水河上,所以被称为"水城"。
和江南古城的氛围完全不同,当时还下着蒙蒙细雨,天空中没有蔚蓝的天空,也没有云彩,就像是一幅水墨画。
在我的记忆里,艺术家、诗人都爱在烟火下的雨夜,而我,则是随遇而安。
霞西古城的商业气息是多元而包容的,有风雨桥,有鼓楼,有戏台,有篝火广场,有岭南建筑,福建建筑,徽州建筑,江南建筑,在古城中徜徉,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也有一种熟悉的熟悉感。
下司古城,清江黄卷馆,阳明书院,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就我自己来说,我更喜欢在江边的木廊上散步,远处的山峦和宁静的码头在一起,很是美丽。
美丽的城市多得数不清,但是只有一些古老的城市是宁静而又热闹的。
我之所以喜欢低段,就是因为它的指数是对的。
下司古城坐落在凯里市西南角,有一道特色菜叫酸汤鱼,您必须去品尝一下,不过,在外地吃,可能就不会这么地道了。
霞石古城,也是霞石狗的起源地,传说中,这头霞石狗极为忠心,尤其擅长守护家园,曾经深受达官显贵和商贾的青睐。
乘车指南:乘坐高铁至凯里南站,或自驾,租车,跟团,或转乘公共汽车,高速铁路车站已开通路,其它经过下司的公交还有17路、路、路等,注意事项可在导航中查询。
建议游玩时间:半日或全天,出发前一日下午,次日中午出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rk/1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