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人物ldquo战神rdquo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0-9-3

“战神”吴大衡

——凯里苗族武术传承人吴大衡的成长传奇

吴永林

历史背景

重安江是长江中上游的一个分支,流入清水江,洪江,然后汇入洞庭湖,重安江两岸的人民就靠水运跟外界联系,因而有很多水运码头,湾水是重安江较为繁华的贸易码头,还有很多分码头,洋排就是其中重要一个。洋排人主要靠打铁为生,这就有商业存在,洋排人要走出去经商,问题也就来了。建国之前,但凡地处水陆交通要塞,常有恶霸和强盗出没,这是常事,村民常受强盗打劫、土匪抢寨之苦。还有旧社会的官方催粮,豪坤逼租,日子过得并不太平,洋排面临的境况也一样。因而练武成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保寨安民必备工具,故寨子盛行习武之风。

成长经历

吴大衡,男,苗族,年生于凯里市湾水镇湾水村洋排组,初中学历,从小耳闻目染了兄长,长辈们的刚劲有力的武术动作,那时他才十二、三岁,就对武术产生强烈的兴趣,便开始学着扎马步、弓步、冲拳,拿棍子比划,练习的过程是辛苦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武术就是功多练熟自然而成,他通过不断的努力训练,他的武术套路以及步法也得到不断的提高,演起套路来呼呼直响,得到师傅及同仁们的认可。

苗族武术传承人吴钟镛是吴大衡的师傅,也是湾水镇湾水洋排人,生于年8月,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师从多位武术高人,在重安江、清水江一代武术修为颇为有名。他专长拳术、器械、板凳拳、双刀等,是一名高师,扬名苗乡,唱苗族酒歌,传授所有本寨儿孙及内地外地-人。

20岁出头的吴大衡,一米七几的个头,虎背熊腰,身体魁梧,为人友善,尊老爱幼,深得寨子男女老幼的的喜爱。吴大衡自幼酷爱武术,但苦于无高人指点,武术修为进步缓慢。于是向父辈打听,何处有武术高人,终于打听到寨子里就有一位德高望重,武术精湛的老人,名叫吴钟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居然寨子里有这样的高人,吴大衡不禁喜出望外。于是偷偷约上寨子几个身体好,心眼好的年轻人,晚上,哥几个到吴钟镛老人家登门拜访,当老人知道他们的来意时,一口回绝,几个年轻人吃了闭门羹,顿时傻眼了。后来,几个年轻人并不气馁,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再加上家里老人的再三诚恳要求,吴钟镛老人终于收下吴大衡等几个年轻人为徒弟,传授武艺。

在庄重的拜师仪式结束后,吴钟镛老人开始传授武艺,当然,由于严禁民间公开习武以及门派等原因,习武时间、地点必须绝对隐蔽,不能让外人知道。在吴钟镛老人周密安排下,传授武艺开始了,从马步、弓步开始,一拳一掌,一招一式,循序渐进。大家都知道机会来之不易,故练起来非常认真,再苦再累,也不哼一下,在练武闲暇之余,吴钟镛老人通过讲故事拉家常的形式,教导弟子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嘱咐弟子们要匡扶正义,不能恃强凌弱,要学会做人,然后再学武艺。

一个月、两个月、半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们的武艺日趋精进,不光精通拳术,还精通棍、剑、刀,板凳等器械,由于吴大衡身体素质好,悟性高,而且勤学好问,从一众年轻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吴钟镛老人的得意弟子之一。

学成后,吴钟镛老人对吴大衡语重心长地说,武术无止无尽,博大精深,千万要戒骄戒躁,随时随地要记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吴大衡拜别吴钟镛老人后。谨记师训,走遍重安江流域、清水江流域,寻师访友,吸收各家武术之所长,不断改进苗族武术,使自身武术结构日臻完善,武德也精进不少。

时光荏苒,一晃20年过去了,吴大衡从一个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变成了老成持重的不惑中年人。时光改变了他的容颜,在他身上留下印记。时间来到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大衡结识了来自天柱县的武师吴永浩,在吴永浩师傅的点拨下,吴大衡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光在苗族武术拳术上收获颇丰,在苗族武术发展方向上也受益匪浅。知道了苗族武术不仅仅属于个人,还属于整个苗族,属于整个中华文明。这样,吴大衡渐渐走上了苗族武术传承之路。

为了抢救濒临失传的苗族武术,把这种流传在苗族民间中古老、神圣、独特的防身自卫搏击术演示出来,使得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承和发扬光大。年初,吴大衡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苗族武术传承活动,克服各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年4月8日,凯里市人民政府命名吴大衡同志为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年,湾水镇洋排苗族武术爱好者在吴大衡的带领下和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经过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湾水镇洋排苗族武术研究会),吴大衡被上级政府部门任命为法人代表,目前传习基地有市级非遗传承人10人,另外还有10余人正在申报市级非遗传承人,3人申报州级非遗传承人。

荣获荣誉

为促进苗族武术与外界武术的交流沟通,让苗族武术走出大山,走出凯里,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吴大衡的带领下,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率队参加各级各地的组织国际武术节,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年,在率队参加“中国.凯里苗族武术演武大会”比赛中荣获单项第一名2个、第二名7名、第三名1个,以总分第一获得团体第一名;吴大衡本人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个人第一名1个,第二名1个。年2月,率队参加“中国凯里湾水民族民间武术传承演武大会”中荣获金牌2枚、第二名1枚和团体第三名;本人荣获金牌2枚。年7月,率队参加“中国安龙全国少数民族武术比赛”中荣获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2枚;本人荣获金牌1枚、银牌1枚,并荣膺“武德风尚奖●教练员”。年3月,率队参加“第十六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中荣获金牌12枚、银牌3枚、铜牌2枚。本人荣获金牌6枚,铜牌1枚(全能),更可喜的是,吴大衡独创的苗家牛王刀法在比赛中技惊四座,令人惊叹不已。年7月,率队参加中国澳门举行的“·第七届澳门国际武术节”中荣获10金3银2铜的佳绩。本人荣获金牌4枚,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湾水镇洋排苗族武术研究会)被组委会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贡献”奖。年10月率队代表凯里市文广局参加“中国青岛第八届国际武术节”中荣获金牌3枚、银牌12枚、铜牌10枚;本人荣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吴大衡的蚩尤拳技压群雄,一举获得了个人拳术的最高分,荣膺金牌。

做出贡献

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湾水镇洋排苗族武术研究会)成立后,积极参加苗族武术的传承,吴大衡通过率队参加各级各地组织的国际武术节,在湾水镇刮起一阵习武之风,年2月,洋排非遗传习基地受黔东南州体育总会武术协会的委托,在吴大衡的精心组织下,成功承办了“中国.凯里湾水第二届民族民间武术演武大赛”,赛事安排周密,赛事规模空前,赛场气氛热烈。

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湾水镇洋排苗族武术研究会)传承人主动到湾水中学和湾水小学当义务教员,免费为湾水中小学生传承苗族武术。年5月吴大衡等人被凯里市湾水初级中学聘请为武术指导老师。特别是传承人吴大衡,通过自己的钻研,自创了一套(中小学生苗族武术体操)武术广播体操,目前在湾水镇党政机关、中小学校普及,做到了苗族武术在湾水中小学校的全覆盖。

——广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rk/7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