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走向高铁时代的凯里旅游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17-8-26
“早品北京烤鸭,夜尝凯里酸汤鱼,千里京黔一日还。”凯里,这块苗语意为“新开垦的充满希望的土地”,如今插上了“高铁”的翅膀。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东来西去的高速“网”,南来北往的飞机……迈入“高铁时代”的苗乡侗寨的“心脏”——凯里,正迎来交通大变革带来的旅游新纪元。

“高铁时代”游客量骤增年6月18日,对黔东南苗乡侗寨而言,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天,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从凯里出发,半个小时可到达贵阳,当天往返北京、上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一段时空历史终结了!另一段时空历史开启了!大山深处的凯里,突然离山外世界“近在咫尺”……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凯里真正融入了全国高铁网络。传统的交通格局、旅游格局、经济版图都面临着重新“洗牌”。“高铁时代”的到来,将凯里与珠三角、长三角联系起来。凯里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后,极大地缩短了凯里与各大城市的时间距离,形成快铁交通圈,凯里区位交通优势、游客可进入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有专家预测,伴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凯里游客将增加60%。凯里市副市长杨昌智认为,高铁时代的到来必然带来人口结构,带来信息流、物流、商业流、商贸流、资金流、技术流、产业流等多方面的变化,面对庞大的市场蛋糕,凯里应尽早树立全民旅游意识,搭建自费旅游平台,开发深度体验式产品。凯里旅游景点日趋成熟凯里有绚丽多姿、古朴奇特、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民族风情和生态旅游资源。有集黔东南民族文化风情之大合,汇苗乡侗寨技艺之精华的凯里苗侗风情园;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清水江上游的商埠重镇—下司古镇;台湾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度假结合的全国首个农业旅游综合体—云谷田园;集苗侗民族建筑与银饰造型于一体的艺术珍品—年上海世博会贵州馆;以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魂,与3D立体投影进行完美结合,营造出迷离梦幻的舞美风格,制造超视觉的感官体验的大型苗侗室内剧《银?秀》;被称为“世界苗族文化遗产保留地”的巴拉河;米风雨长廊的中国最具苗侗特色的凯里民族体育场;长米宽44米的凯里清水江风雨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凯里市重点打造的五大旅游景点景区日趋成熟。凯里苗侗风情园景区由市人民政府投资12亿元资金打造,规划总用地面积亩,建成苗侗民族特色建筑栋共户,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其中:苗族特色建筑户,侗族特色建筑户。集民族风情体验、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旅游商品交易、民族特色餐饮品尝、民族歌舞观赏等多个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景区,已被列为贵州省个重点旅游景区和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是凯里市首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苗侗风情园,大家可以参观苗侗建筑艺术、欣赏民族民间歌舞、品尝苗侗特色美食、亲眼目睹民族民间手工艺的精巧制作过程。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中国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银饰刺绣博览会等大型活动都在此隆重举办。苗侗文化展示中心——凯里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是清水江上游第一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民风古朴,风情浓郁,人才辈出。古镇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年)发展成为新兴的水陆码头,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在嘉庆13年被辟为商埠,清末至民国初年发展为闹市,素有“小上海”“小江南”“清水江上的明珠”等美誉。下司古镇文化底蕴厚重,既多元交汇,开放包容,又集聚传统,富有韵味。下司龙里有一支全国闻名且全部由下司仫佬族农民组建的龙舟队伍,该队伍多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国内国际大型赛事,成绩斐然。有神奇迷人的老山河峡谷和有惊无险的清水江漂流;有太阳岛、桃源岛等休闲度假村;由贵州唯一、亚洲最好、世界一流的国家激流回旋皮划艇训练基地;有刺袁英烈张先培壮士故里和讨袁护国军上将都督吴传声墓等景观。下司镇风光凯里市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地处舟溪镇,园区占地面积亩,致力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科普、展示、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国第一个农业旅游综合体。园区至今荣获贵州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个旅游景区、贵州省个农业园区、贵州省十佳农业园区、贵州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云谷田园作为台湾现代精品农业技术示范区,创新的园区规划,实现了园区变公园的目标,以果蔬种植、香草花卉、园林苗圃等农业形态为主体,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旅游度假、文化休闲、商业运营等业态的国家4A级景区,塑造一个凯里市知名旅游品牌,开辟一处悠然的世外桃源。凯里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凯里华恺斗牛城位于在凯里市环城北路,占地面积约亩,总投资约16亿元,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建设项目有斗牛场、民族歌舞剧场、露天踩鼓场、星级风情酒店、院落式复古客栈、浪漫岛、许愿树等,打造为具有苗侗民族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凯里西出口民族文化园占地多万平方米。文化园地处凯麻高速公路和凯开大道的夹角位置,园内石板步道、人造湖泊、潺潺流水,湖心岛、花桥长廊等,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中,显得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在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近山坡上众多的侗族鼓楼。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折射出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底蕴。入夜,景观灯熠熠闪光,把座座鼓楼、花桥的轮廓勾勒得迷人夺目。民族文化园内的民族文化宫位于文化园湖心岛中轴线上,以一个座的剧场为中心,两边将对称建起富有民族特色亮丽凯里的廊房。年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已回迁落户这里,让这座集苗侗民族建筑与银饰造型于一体的艺术珍品,载着上海世博会的荣耀在这里永世流芳。黔东南旅游集散地功能凸显凯里市被誉为“苗岭明珠”,享有“百节之乡”、“芦笙的故乡”、“东方斗牛之乡”等美誉。近年来,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佳风貌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依托黔东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近年来,凯里市以节会为载体,加快推进“山水田园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着力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打造“山水文化画中游,凯里处处有乡愁”。凯里是一座“有山有水有文化”的城市,无论是公交站台,还是店铺广告牌,甚至高楼大厦,凯里市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穿”上了苗族、侗族“外衣”。城市元素、城乡风貌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凯里,你不仅可以直面自然生态,还可以感受扑面而来的人文生态。凯里是世界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这里汇聚了千载苗侗风情,民族节日瑰丽多姿,较大的民族节日就有多个。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餐饮美味多滋。这里有精彩激烈的东方斗牛,有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被誉为民族建筑奇迹的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有回味无穷、风靡全国的酸汤鱼,香醇甘甜的糯米酒……一年一度、浓缩苗族文化艺术经典的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和中国?凯里原生态文化旅游节,成为了解苗侗文化和历史的窗口。已经成功举办两次的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和银饰刺绣博览会,汇聚了世界“指尖艺术”。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的“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成为凯里举办的一个走向国际化的国家级大型音乐赛事平台。精心打造的大型苗侗音画剧《银?秀》,成为一部反映苗侗文化精髓的艺术精品。在凯里,随处可听到仙乐般的歌声,如沐森林中淌出来的清泉。享有“歌舞之州”美誉的黔东南,以“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为代表的民族歌舞文化惊艳绝伦,震撼世界。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时而如鸟叫蝉鸣,时而如江河奔流,时而如松涛阵阵,时而如山谷回响……这里的芦笙金曲情丝万缕,苗族飞歌悦耳动听,侗族大歌堪比天籁。在凯里,你可以漫步下司古镇,拥抱巴拉河,重温乡间“最初味道”……从凯里出发,你可以走西江千户苗寨,游镇远古城,邂逅肇兴侗寨,品黔东南山水盛宴,尝苗侗文化大餐……凯里既是黔东南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服务中心,又是黔东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动机和助推器,还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成为世界级的民族风情旅游胜地之一。“高铁时代”背景下,“城区大景点”、“城区大公园”、“一城乡愁、一城文化、一城旅游”的凯里大旅游格局,已初现雏形,作为黔东南文化旅游集散地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效应逐步显现。凯里“高铁旅游线路”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凯里市借助高铁开通的机遇,会同周边县份,重点打造并推出两条“高铁旅游线路”。第一条,凯里苗侗风情园——凯里舟溪云谷田园景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新光芦笙制作村(舟溪镇)——石青农民画(舟溪镇)——曼洞刺绣蜡染文化(舟溪镇)——石桥造纸——下司古镇——滨江道路景光带。第二条,苗侗风情园——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带——西江千户苗寨。今年“一节一会”期间,游客可第一次体验这两条“高铁旅游线”。后记歌舞之乡、工艺之美、乡村之旅、古镇之游、田园之趣、风情之园、银秀之幻、美食之味……凯里,一座山水依恋、苗侗精华、遍地乡愁的生态之城、风情之城、文化之城!“铁路修到苗家寨,青山挂起银飘带……铁路修到苗家寨,两面旗鼓笑颜开……铁路修到苗家寨,清水江畔添异彩……”五十年前,一首传唱大江南北、脍炙人口的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传唱到今天……巍巍苗岭,滔滔清江。五十年后,一条钢铁巨龙再度跨越江河天堑,以高铁特有的自信一路奔腾而来,穿越苗乡侗寨而去。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如今,那首家喻户晓的老歌,再次激发出新意,翻开了“苗乡侗寨”新的一页,凯里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来源:凯里都市文/图凯里市委宣传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