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苗侗明珠山水凯里中国特色民族风情旅游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17-8-27

5月18日,以“探秘苗乡侗寨·畅游山水凯里”为主题的凯里市产业招商暨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重庆举行。

这是凯里在山城重庆的一次全方位展示,不仅向与会嘉宾展示了苗侗明珠·山水凯里的风采,而且在重庆大剧院上演的大型苗侗风情舞台剧《银·秀》让重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苗山之魂,侗水之韵。该舞台剧曾荣获荣获“剧目金奖”和“最佳舞美奖”

(▲银秀剧照)

(▲银秀田福良/摄)

矗立在清水江畔的凯里,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底蕴的城市,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小京州”的美称。

(▲云上凯里禹俊涛/摄)

凯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世界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返璞归真,重返自然世界十大旅游景区”和“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

(▲古楼下的新都凯里杨黎/摄)

凯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56.11%,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2%,负养离子含量高,是个天然的大氧吧。

(▲凯里新貌李辉/摄)

同时,凯里还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独具苗侗文化特色的滨江旅游城市。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中国十佳风貌城市”、“中国优秀民族建筑之乡”、“中国苗侗医药养生之乡”、“中国酸汤美食之都”等称号。

(▲凯里巴拉河大峡谷张刚/摄)

(▲原生态家园--巴拉河)

(▲下司古镇张旭东/摄)

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新兴城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国家发改委规划建设的现代化黔桂湘三省交界中心城市和贵州省实施全方位带动战略的前沿城市,是黔中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是苗岭山麓崛起的一颗闪耀“苗侗明珠”。

(▲你情我愿讨花带吴吉斌/摄)

几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神奇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恬静优美的生活意境。

(▲凯里季刀苗族古歌张赶生/摄)

“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节日的凯里是绚烂耀眼的,特异的民俗风情令人沉醉。全年民族传统节日多达个,是名副其实的“百节之乡”、“芦笙的故乡”、“东方斗牛之乡”。各种节日在历史的积淀中,承载着凝厚的民族文化,彰显着纯朴的民族个性和民族感情。

(▲苗族鼓藏节)

(▲笙鼓震苗寨王绍帅/摄)

(▲舞动苗寨(三棵树大乌烧村)王绍帅/摄)

凯里银饰刺绣

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儿女迎着太阳起舞,追着太阳放歌,以敬畏崇拜自然,以美丽回答苦难。在针线间表达着对情感的守候与期待,在服饰上记载着悠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厚重的历史,在叮当作响的银饰碰撞声中诉说着那些过往的传说和故事……

(▲李显波/摄)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凯里苗族刺绣工艺和芦笙制作技艺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刺绣和银饰则构成了苗族女性盛装的主体特征,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和图腾”。

(▲李显波/摄)

苗族刺绣使用彩色丝线将蝴蝶、飞鸟、飞龙、石榴等独特、古朴、美丽的图案刺绣在服装上,这些图案表达了苗族祖先对自然、宇宙和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更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大放异彩,被世人公认为最精美的刺绣品之一。

(▲李显波/摄)

银饰在奇美的造型、精巧的工艺以及繁复的镂刻之间展现了一个瑰丽绚烂的饰品世界,银色的光芒折射着蝴蝶的敬仰,虫鱼的随性,龙凤的欢聚,花草的肆意……整个世界,无论是千年前的漫长迁徙和征战历程,还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中,都铭记着祖先迁徙和征战的千难万险,回忆着迁徙途中的风物,崇拜着祖先的勇敢顽强。

(▲周文政/摄)

(▲周海琳/摄)

节庆里,苗家小伙子吹起芦笙,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在芦笙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或是亮一嗓子,用一种纯粹自然的方式,直接而清晰地表达着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意。

凯里斗牛

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苗族人民与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把牛视为健康、力量、勤劳、搏击、英雄的象征,他们把这种情感宣泄在各个季节的狂欢中,设计了许多与牛相关的节日。斗牛是其中最受热捧的竞技活动,斗胜的牛会被称为牛王、牛神、牛圣,为主人和村寨带来荣誉。

(▲斗牛张旭东/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斗牛逐渐演变为苗族人民牛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一种文化活动。至今,苗族人民仍保持着对牛的敬爱与崇拜之情。

(▲斗牛毛祖东/摄)

民族节日中的苗族盛装少女,皆头戴牛角银饰;牯脏节(鼓藏节)等重大节日,杀牛祭祖,将牛头骨、牛角悬挂于神龛、大门或房梁上,常年祭拜以祈求家庭和睦,兴旺发达。

(▲绝招阳书新/摄)

被誉为“东方斗牛之乡”的凯里,有着悠久的斗牛和牛崇拜文化底蕴。每逢苗族传统节日,村村寨寨都要举行斗牛活动,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来自四邻八乡的男女老少都执着地守候在斗牛场观看比赛,直至比赛结束;每当精彩场面出现,掌声雷动,惊叹声、助威声、叫好声、欢呼声响彻山谷。

(▲劝架张赶生/摄)

(▲水中大战杨昌垠/摄)

在历史的进程中,苗族人民对牛的敬重,让他们以牛的忠诚、牛的坚强、牛的不屈、牛的开拓精神,在崇山峻岭间耕耘出了自己的栖息地,创造出了不可挪移和复制的“原生态之美”。

(▲旗开得胜张建林/摄)

凯里酸汤鱼

酸汤,有一个很好听的苗名,叫“禾儿秀”。苗乡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数苗家酸汤。”

(▲酸汤鱼雷安平/摄)

在苗乡,几乎家家都有酸坛,餐桌上几乎“无菜不酸”。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当家”。凯里所在的黔东南是“吃酸”的故乡,日常生活的家宴、宴会、红、白喜事中,酸食无处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爱好。乡谚:“一天不吃酸,好菜也不香;两天不吃酸,饭菜不想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音làocuān,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倒西歪)。

(▲酸汤鱼雷安平/摄)

如今,酸汤依然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最爱吃的家常菜。就连前来凯里的游客也深受“感染”。“不吃酸汤鱼,枉自到凯里。食用历史悠久的酸汤鱼,已经成为了“黔菜”代表之一。

(▲现场煮酸汤鱼刘泰洋/摄)

苗侗明珠,如火如荼;山水凯里,如诗如画。从重庆到凯里,开车自驾只需7小时;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乘航班只需55分钟即可到达凯里黄平机场;随着今年年底渝黔铁路新线的开通,乘高铁只需2个半小时。不妨到凯里走一走、看一看,观赏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体验新奇别样的地方特色,享受悦耳动听的侗族大歌,欣赏热情欢快的苗族舞蹈,品味醇厚香甜的苗家米酒,领略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在重庆,有种出行方式叫“开车坐轻轨“······

●重庆人挺住!接下来没有好日子过了!最后一条直接看哭...

●璨乐团丨比《成都》更情怀,我把重庆唱给你听······

●北纬30度上的一颗珍珠,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

主办方:重庆碎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编:潘登云、熊伟

编辑:丹丹妹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享重庆整理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重庆啪啪圈强势上线,吃喝玩乐全城五折一站搞定!

戳原文,进入“啪啪圈”

赞赏

长按







































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