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凯里学院举行民族学“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建设启动仪式
年1月7日16:30,我校在视频会议室举行民族学“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建设启动仪式暨凯里学院首届田野调查报告征文活动颁奖仪式。会上,民族学学科带头人李斌汇报了区域内一流学科启动情况及民族学学科下一步的设计和发展,获第一届全国田野调查论文一等奖的梁腾腾同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指导教师代表谢景连发言,分享了与学生做田野调查及论文指导的过程,谈及了自己对民族学的认识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此次会议标志着凯里学院民族学“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项目正式启动,迎来了凯里学院民族学发展的新时代。
2.民族学专业获凯里学院首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点培育建设项目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强省实施纲要(-)》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文件精神,为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我校在在年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基础上遴选出四个专业作为我校“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点培育建设项目,民族学专业位列其中,标志着我校民族学专业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为实现我校民族学学科和民族学专业“两翼齐飞”、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举办学术会议
年4月28日-30日,与吉首大学联合举办了“生态民族学学科发展:凯里学院与吉首大学学术工作坊”,来自吉首大学民族学团队的16名成员与凯里学院民族学团队的16名成员齐聚一堂,讨论有关生境民族学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经过三天的持续互动与深入交流,两校民族学团队成员均收获颇丰,在两校在民族学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上形成了更多共识,加深了彼此友谊,促进了彼此的合作与交流。
年7月17日-21日,与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民族团结:区域史与革命史的视野——黔东南暑期田野工作坊”,选择了榕江、从江、广西梅林作为田野点,开展了深入田野调查与学术交流。
年7月26日-29日,与河西学院联合举办题为“民族走廊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共生”第九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大理大学、凯里学院、贵州社会科学院等十多所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民族学的学术影响力,提升了我校民族学“原生态”品牌的影响力。
年7月29日-8月11日,与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区域·市场与社会:比较视野下的西南研究”田野工作坊。分别选取四川省南部的犍为、珙县、叙永及相邻的云南盐津等县(岷江流域、南广河及赤水河流域),以及贵州省东南部的雷山、丹寨、三都等县(清水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的田野点,以比较的视野展开跨地域的实地考察和学术研讨活动,以期对西南地区的生态和文化多样性及社会变迁达致整合性的理解和解释。
4.开展年民族学田野调查
年6月3日至6月13日,在凯里学院民族研究院与凯里学院人文学院的支持下,我校级民族学专业全部、级民族学专业部分、级历史学专业部分本科生共计有名学生、17名老师参加本年度田野调查实习工作,本次田野调查持续10天,田野调查点共有5个,分别是黄平县苗陇村、台江县南刀村、黎平县八舟村、雷山县麻料村及广西三江县梅林乡。
其中苗陇组调查的初步成果为25万字的调查报告,50万字的田野调查日记以及7万字的田野总结,八舟组的初步成果为22万字的八舟村落志,搜集族谱5部8卷,碑刻9通以及已经整理出的4万多字的民间文献与村落档案资料,麻料组的初步成果为25万字的麻料村落志,28万字的田野调查日记,南刀组的初步成果为35万字的南刀村落调查报告,18万字的田野调查日记,梅林组的调查成果为40万字的调查报告,20万字的田野调查日记。通过田野调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为民族学学科发展夯实了基础,积累了材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5.民族学教研室开展三次实践调研活动
在凯里学院民族学教研室主任麻勇恒教授带领下,民族学教研室于年3月23日,年4月13日与年11月9日对学校周边的三个村落(新华村、镰刀湾苗寨、青虎冲苗寨)进行了田野调查,实践调研的活动旨在深入村庄调研,谏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民族学专业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学科特质与精神风貌。
6.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年10月,吴学成、李斌、王健、谢景连等几位博士与黄平县非遗中心签署“黄平县谷陇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调查采集”协议,旨在利用民族学人才资源优势深度挖掘黄平县谷陇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年10月,麻勇恒博士、王向然博士携手工商界人士,以商会投资政策顾问的身份实地考察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的贫困现状和社会文化情况,为乡村脱贫攻坚出谋划策。
7.年,我校民族学团队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两项
8.凯里学院第二届优秀田野调查报告征文活动顺利举行
为推动民族学区域内一流培育学科建设,提升学生创新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业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本科生田野调查实践能力与学术论文写作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开展了凯里学院第二届田野调查报告征文活动,民族学专业学生获得佳绩。
9.凯里学院民族学专业在全国民族学类本科生田野调查年度论坛中再获佳绩
年12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新时代民族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凯里学院民族学受邀参加。在全国民族学类本科生田野调查论文评审中,我校学生获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蔡利单《移动电话与社区变迁——广西J村的田野调查》(指导老师:王健),梁腾腾、蒲容合著的《变动的结构与留守的人——社会转型视野下的M村留守妇女和儿童调查研究》(指导老师:谢景连)2篇报告荣获二等奖;黄钰、肖治琴合著的《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资源的欠缺——对民族地区D村村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指导教师:谢景连),麦君、黄雪合著的《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生活逻辑与社会治理的困境及出路——基于C村的调查研究》(指导教师:谢景连)2篇报告荣获三等奖。
这次征文活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共收到全国民族学布点院校的篇论文,经过专家匿名评审,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15篇,我校提交的四篇全部获奖,成绩值得肯定。
10.我校召开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民族学建设推进会
年12月30日,我校在视频会议室召开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民族学建设推进会。院长姚仁海、副院长张雪梅,各教学分院院长,教务处、科研处、学科办的负责人,《学刊》编辑部全体成员,承担民族学“一流学科”专项课题负责人,民族学团队全体成员以及民族学专业全体学生参会。
会上,民族学学科负责人李斌汇报“民族学一流学科”年建设情况。姚仁海院长在讲话中肯定了民族学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对区域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意义,要深刻领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会服务地方这一基本方向、深刻领会特色发展这一基本途径。二、要集思广益,认真谋划学校学科尤其是民族学的学科规划。三、要强化责任担当,强力推进区域双一流建设工作。
11.年,先后邀请尹绍亭、周大鸣等著名学者来凯里学院讲学
图文编辑:蒲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