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一片真情献山乡记凯里市开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21-7-24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刘睿:一片真情献山乡

我叫刘睿,是贵州省数万扶贫大军中普通一员,如果没有脱贫攻坚,我本应跟大多数人一样,在平淡的日子中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然而这些年的扶贫经历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可真要把它们写出来,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坐在村委会办公室,望着窗外那些吊脚楼上飘荡的袅袅炊烟,我的思绪不由回到了六年前的那一天……那是年初春的一个下午,我跟着同事们一起到帮扶村去看望自己的帮扶对象。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贫困户这个群体。当我跟着带路的村干部走进村民家里的时候,我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昏暗的房间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摆设,空空的堂屋带着丝丝凉意,一张架在几块砖头上的木板上面堆着一些衣服和一床棉絮,用土垒起来的破旧的厨房灶台上放着几个已经破了边的碗,一男一女正围坐在堂屋的火坑旁烤火。这一切与屋外温暖和煦的阳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我们走进屋子的时候,夫妻俩紧张地站了起来,不安地看着这两位不速之客,脸上露出局促的表情。当村干部介绍我是他们家的帮扶干部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们的眼里闪过一丝希望的眼神,但随即又熄灭了。我想,他们应该是不相信我会真心帮助他们,又或许是对能否脱贫没有信心吧。我已经记不清那天跟他们说了些什么,也记不起那天是什么时候离开这个家的,我只记得那晚我失眠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里一直充斥着一个问题:究竟要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送钱送物只是权宜之计,让他们掌握一门谋生的手艺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是,对于这对年近五十,仅有小学文化的夫妻来说,这个“渔”在哪里呢?又过了一段时间,苗族传统节日到了,寨子里到处充满了笑声,男女老少都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聚集到寨子中间的芦笙场,跳起欢快的芦笙舞。仪式结束后,我带着节日的礼物跟着这对夫妻回到了他们的家。经过多次接触后,我们之间也不再有当初的陌生感了。男主人拉着我坐到火坑旁边,这里已经煮好了一锅肉,这在平时是难得的菜肴。老人和孩子围坐成一圈,女主人给我斟满了一碗酒,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难得的笑容。酒过三巡后,我突然发现女人的衣服上绣着许多精美的图案。看着我好奇的眼神,他们自豪地告诉我,这是女主人自己绣的。那一瞬间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不就是我一直寻找的“渔”吗!很快,凭借着自己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便利,我给女主人找到她的第一份工作:给一家服装店做绣片。在这里,女主人的刺绣技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做的绣片受到了服装店老板的赞誉,订单也开始多了起来。当我又一次来到她家里走访的时候,惊奇地发现灶上炖着只有在过节才会有的肉,睡觉的门板不知什么时候换成了真正的床。一家人看着我开心地笑着,这是真正的、开心的笑容。那一刻,我的心里也充满了喜悦。后来,随着凯里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我所在的单位帮扶村调到了隔壁的村子。有一天,单位领导找到我,他说村里有很多会刺绣的妇女,希望我给她们找一些刺绣的活路做,增加她们的收入。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因为通过一年多的扶贫,我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发展苗绣产业,走一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扶贫道路。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笔订单就出了问题。一些妇女的刺绣技艺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还有一些绣娘没有按照企业提供的图案去做,于是大部分绣片被退了回来,我的扶贫生涯遭遇了第一次滑铁卢。看着这一堆被退回的绣片,有的绣娘满怀不解地说,企业的图案不好看,我们就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图案做给他们,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呢?我无奈地看着她们,要怎样才能走好文化产业扶贫道路呢?冥思苦想了几天后,我决定从培训入手,以市场要求为标准对绣娘开展技艺培训。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开展培训需要经费,钱从哪里来呢?在最初向几个相关部门求助无果后,我突然想起曾经因工作接触过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抱着一丝期望,我拨通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项目部负责人的电话,没想到她非常爽快的就答应了,她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扩大培训的范围,让更多的贫困绣娘参与到项目中来。这可让我喜出望外,因为我深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能让更多的贫困绣娘增加收入,这也是我开展特色文化产业扶贫道路的初衷。没多久,基金会负责刺绣培训的韩老师就专程赶到了凯里。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不仅考察了帮扶村的情况,还到了凯里其他的贫困村实地走访,最终敲定了参加培训的村寨、培训方式以及经费、参与人员等等细节。我们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女性幸福基金”。年的夏天,我带着聘请的苗绣大师驱车前往苗寨,开始了我的文化产业扶贫之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我们走进村寨的时候,没有想象当中的妇女们踊跃参与的场景,而是冷冷清清的培训室和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迎着大家疑惑的眼神,我们开始了“女性幸福基金”的第一场培训。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做就是五年。五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伙伴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走遍了项目村寨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曾在培训道路上遇到过山体滑坡,感受过在刺骨的寒风中横渡大河,也经历了车祸的一瞬,甚至有一次在夜晚赶路差点翻下山崖。但是我没有退缩,因为我的眼前时常浮现出绣娘们那渴望的目光。至今我还记得给绣娘们找到的第一笔订单: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牵线下,绣娘们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作一批苗绣封面笔记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完成了这批订单,这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当绣娘们捏着红色的百元大钞开心地笑着,我的内心也激动万分。这次成功的订单,坚定了我发展苗绣产业扶贫的信心。为了开辟更多的市场,让更多的人接受苗绣,我开始思考如何让苗绣产品走上高端定制道路的问题。为此,我特意带着一些骨干绣娘到了北京、深圳、杭州等文创产业发展得好的地方,让她们去开拓眼界,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创产品的含义。甚至与深圳当地的一家文化企业合作,在它的产业园区里专门设立了一个区域销售凯里的文化产品。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民族文化前沿城市综合体”,希望能够利用深圳市在创意设计方面的优势来倒推苗绣产品的升级。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些苗绣创意产品不断涌现,并得到了一些国际品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c/9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