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9点,广州黄埔区科学城彩频路公交总站,驾驶员梁浩吉系好安全带,做好发车前的各项准备,顺利发车。这是梁浩吉在广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担任公交车驾驶员的第天。就在2年前的今天,他还是一个在从江县加勉乡高坡村苦守着3亩田地,过着紧巴日子的贫困户,虽然是精壮劳力,但每月也仅能收入六七百元。那时候,他是怎么也不会想到2年后的今天,他居然可以走出大山,在沿海发达城市当上公交车驾驶员,每月能挣-元,比之前一年挣的都多。像梁浩吉这样来广州当公交车驾驶员的同乡还有7个,他们8人都是贵州省道路运输局对加勉乡贫困户实施就业帮扶的受益对象。年开始,贵州省道路运输局以“扶贫先扶智”和“授人以渔”为工作重点,在定点帮扶中着力实施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精准扶贫,积极协调省内多家驾校和公交企业参加帮扶,先后组织两批从江县加勉乡贫困群众到驾校学习公交车驾驶,并落实公交驾驶员岗位26个,月收入平均在元左右,解决了26个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前,除8人在广州当公交驾驶员外,还有18人分别在从江县和贵阳市当公交驾驶员。年7月,贫困户公交车驾驶员在科目二学习中今年30岁的韦明金来自加勉乡摆格村,他和10名同乡在凯里公交公司从江分公司已经工作2年多。在做公交车驾驶员前,他靠打零工挣取收入。年3月,省道路运输局组织公交企业在加勉乡招聘首批公交车驾驶员。当他听说应聘成功者从驾驶技术培训到就业均有优惠和保障后,他怀着几丝怀疑和几分期许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招聘。经过5个月的培训后,他和4名同乡拿到了合格证书和聘用证书,进入凯里公交公司实习。从不会开车到技术娴熟,从到处奔波到工作稳定,从生活困难到脱贫致富,韦明金和他的家人对现在的状况都非常满意,今年,生活水平提高了的韦明金一家还买了一辆新车,日子过得越来越有起色。来自加勉乡党翁村的潘仙美是这些贫困户驾驶员中唯一的女性。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平时在家照顾娃娃,从来没有出去打过工,孩子也还年幼。但在第二批公交车驾驶员招聘中,她却是第一个报名的,积极性非常高。她说:“这次机会太难得了,全家都支持我来,小孩子暂时交给外公外婆带一阵,这次真要出去做点事情,改变家庭的面貌。”培训期间,潘仙美在驾驶学习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在教练的帮助和培训学校的关心下,潘仙美重拾了信心,通过了驾驶资格证考试。现在,潘仙美在从江县城实现了稳定就业,全家人也都搬到了县城生活。她和家人计划着,过段时间在县城买一套大点的房子,双方父母都接到城里,孩子在城里上学,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对于这些贫困户驾驶员来说,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岗位要求较高,他们在学习培训以及工作实习期间,相比其他人面临更多困难。这其中,也出现过一些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放弃思想的情况。摆格村的王小学就是这样。在驾驶培训期间,由于对学习难以适应,遭受了一些挫折,他思想上开始动摇,想放弃学习,回家继续过原来的日子。贵州省道路运输局的帮扶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多次与他进行沟通联系,做他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不要放弃,努力学习,克服考试难关。驾驶培训学校和他的同伴们也都帮助他、鼓励他。在大家的关心下,他终于没有放弃,最终通过了驾驶考试,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提起这段经历,王小学说:“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放弃,非常感谢各方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现在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个人的提升。”贵州省道路运输局帮扶人员说:“这三年内,我们亲眼目睹这些贫困户驾驶员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改变,不仅是工作更稳定了,收入更高了,生活环境更好了,他们的改变,更可贵的在于他们心态上更加积极阳光,对于自我的认知也更加清晰。提升工作技能、考等级证书、实现自我的发展、更好服务乘客,是他们自己现在经常提到的规划和目标,这些从月亮山区走出来的贫困农民们,已经脱变成为了新时代交通运输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他们的这种脱变,不仅提升了自我,兴旺了家庭,服务了社会,同时也产生一种昭示作用,带动周围更多贫困群众改变观念,脱贫奔小康。”记者:杨晓敏/通讯员:王文娟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x/1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