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由财政部立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领导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自年起实施,属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项目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各民族语言文字保护工作,以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
咱们贵州在汉语方言保护上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贵州省于年底开始申报汉语方言保护工程课题。
一方面保护国家语言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也让省内相关专家和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更充分了解和认识全省语言资源状况,开展和实施研究和保护工作,为维护各民族的语言权利,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进行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和实践积累。
国家语言工程课题结题验收暨年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会现场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的统部署和规划,年到年,贵州省共有25个汉语方言点被列入语保课题研究范围,其中年实施10个点、实施8个点、实施5个点。
年底,云岩区、红花岗区、花溪区、仁怀市、思南县、都匀市、兴义市、凯里市、六枝特区、七星关区等10个课题点的项目成功通过国家语保中心的验收。此次通过验收的是年申报的8个课题,分别在桐梓县、西秀区、大方县、威宁县、金沙县、瓮安县、黎平县、碧江区。
国家语言工程课题结题验收暨年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会现场点赞贵州:验收组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王莉宁教授介绍,贵州省年的课题充分吸取以往课题调研的经验教训,积极创新,遵循“政府主导、学者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按方言属性将课题点分组,采取首席专家分头指导、责任落实到人、省语委办牵头协调、各地语委办大力支持的方式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提出建议:验收组专家也对贵州省语保工程提出了建议,希望年进一步总结经验,高质量完成贵州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剩余2个调查点的研究工作,并在前期已有的基础上开展《贵州语言资源集》的编写出版,进一步挖掘方言所承载的地方文化精华,建设贵州方言文化多媒体平台和博物馆,为保护传承贵州方言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汉语是一个丰富的语言体系,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地方的人会有着不同的口音。
比如贵州的贵阳话、毕节话、遵义话...
都各有各的特色。
快点来留言区留言,
说说你的家乡方言!
看看哪些是你老乡~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ly/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