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来、养出来的东西,有“专班”直接负责营销,凯里市产业扶贫“4+1”专班,成为对症下药专治贫困的良方,有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进程。
“今年以来,凯里市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脱贫攻坚,“4+1”专班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
“凯里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品质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现代山地特色农业。
”蔬菜产业:
年,凯里市以种植辣椒、生姜、大蒜、西红柿等酸系原料作物为主,大力发展商品蔬菜种植及其他时令蔬菜。为满足各镇(街道)基地和散户用苗,全市共建立辣椒、西红柿育苗点10个,育苗面积亩,可满足辣椒苗移栽大田亩,西红柿苗可移栽大田亩;共建设辣椒、西红柿示范点49个0亩,覆盖贫困户户人;共发放辣椒和西红柿种苗.75万株。经与三辣明洋、千里苗疆和田园食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接协商,签订辣椒收购吨,西红柿收购吨。
截至6月19日,全市蔬菜类种植面积累计.88亩(其中:辣椒.38亩、西红柿亩、生姜.1亩、大蒜.2亩、其他蔬菜.2亩);花椒种植面积亩;食用菌种植面积累计.25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65亩;茶叶种植面积累计亩。
精品水果产业:
凯里市以百香果、蓝莓、桃、李、葡萄、猕猴桃、柚、樱桃等品种种植为主。因水果需3年挂果,可以通过套种等模式延伸产业链,起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截至6月19日,全市累计完成精品水果种植.72亩,其中:百香果.02亩,其他类水果.7亩(桃类完成种植亩、李类完成种植.7亩、柚子11亩、其他水果亩),蓝莓低改亩,葡萄低改亩,覆盖贫困户户人。
苗木花卉产业:
结合凯里市景观改造、旅游发展等情况,主要选择常绿、耐寒耐旱、养护成本低的树种,如:桂花、玉兰、银杏、泓森槐和金盏菊、木春花、红掌等花卉培育为主。截至6月19日,全市累计完成苗木花卉种植面积亩、银杏种植亩,建设8个苗木花卉基地,覆盖贫困户户人。
畜禽产业:
温氏一体化生猪标准养殖产业项目计划年—年拟建70-80个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占地14.4亩,年出栏生猪头(每批出栏1头,年出栏2批),全市新增生猪出栏18-24万头,产值4.5-6.0亿元。截至目前,第一期选址工作完成19个圈舍,其中,有11圈舍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开工进场有8个,第二期选址完成了61个圈舍,已完成20个点的规划测量,预计建成40个面积亩,覆盖贫困户户0余人。
产销对接专班:
为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营销工作,年4月,成立了“凯里市绿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凯里市农产品销售工作。同时为整合资源,设立全市性的定向采购配送平台,实现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医对接、农超对接等,日配送食材约5吨。截至目前,创办扶贫农产品周末大集市共收购农产品34.85万斤,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27万元。涉及全市12个镇(街道),90个行政村,覆盖全市27个深度贫困村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促进农收增收.18万元。
“专班”助推“花”飘香
为强化对产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凯里市成立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联系分管市领导担任双组长,一名副县级市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负责主抓,领导小组下设“商品蔬菜、精品水果、苗木花卉和畜禽养殖”4个产业专班,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为相关产业专班成员,建立“3个4+1”工作机制,“3个4”即“4大产业分别成立4个产业专班、由4个正科级干部牵头主抓、4个市属国有平台公司负责运作”,“1”即专设1个冷链物流和产销对接工作专班负责农产品的市场拓展和销售工作,积极构建产业有人抓、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推的工作格局。
按照“五步工作法”要求,为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全市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凯里市确定每年从市级财政拿出0万元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对土地流转、设施设备、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培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扶持,积极橇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形成。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设立全市性的定向采购配送平台和实现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医对接、农超对接外,还积极与省外联系,扩大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今年以来,凯里绿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参加了“贵州绿色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会”,并与省商投公司和勤邦公司合资成立的云南河口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马铃薯的销售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宁波市签订了蓝莓、土鸡、黑毛猪等农特产品收购协议,与重庆签订了辣椒和马铃薯收购协议等,通过省内省外对接,助推“凯货供凯、凯货出山”。
图片均为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编审:杨娟
编辑:熊顺才林泽霞杨琢
投稿邮箱:fqklwx
.怎么治好白癜风中科医院专家微信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ly/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