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人口 >> 正文 >> 正文

常德掌故40司马相如过停弦渡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18-5-28

司马相如,字长卿,四川成都人。西汉杰出文学家,著有《子虚》、《上林》、《大人》等赋,以讽喻出名,文词华丽,成为汉魏以后文人赋体的模仿对象,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很大。仅他那首《凤求凰》的琴歌以及与卓文君的恋情,至今仍传为美谈。

常澧人民对他早有所闻,是源于他安抚西南曾经在常德这方土地上留有足迹,也就是说他在出使夜郎时曾路过临澧县的停弦渡,即所谓“马上操琴,停弦过渡”,停弦渡亦因此得名。人们为了纪念他,还曾在渡口南岸建过庙。新近校注出版的《安福县志》亦有如此记载:“西汉都长安,由斜谷栈道入剑阁,即蜀保宁也;由彝陵入三峡,即夔州也。自澧而西并无康衢,何为纡回至此,攀木援石以度蚕丛鸟道乎?或相如过此,其持节通西南牂牁、夜郎时也。牂牁、夜郎为今之贵阳黎平,与楚南连界,计其程发咸阳,出蓝关,由郧襄而南至澧土,此必由之路,自此而南,由武陵辰沅以达遗阳,即牂牁、夜郎之境矣。”字里行间对司马相如过停弦渡有所疑义。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资治通鉴》等相关记载,认为司马相如过停弦渡毋庸置疑。若将他两次出使区分来看,便可疑义尽释。

一次是在公元前年正月,汉武帝派唐蒙将兵千人,携带辎重入夜郎,以厚礼招夜郎侯多同归汉,拓道二千里,使贵州北部、四川南部、云南北部、广西北部连成一片,设置牂牁郡和犍为郡。可是,唐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却在政策的执行上出了偏差,他用战时的法规杀了些不该杀的渠帅(少数民族首领),引起巴、蜀两郡少数民族的震恐,民心不安。汉武帝闻之,就派司马相如出使夜郎,训责唐蒙,并向巴、蜀等郡发布檄文,指出唐蒙所为并非“上意”,再次宣传朝廷的安抚政策,使局势得以稳定,民以安宁。以新建制牂牁郡(治所在今贵州凯里西北)地理位置看,司马相如出使路线非如该志书后段所言而不能达到,因此,经过临澧停弦渡应无疑义。

另一次是司马相如出使夜郎返京后,向汉武帝汇报唐蒙略取开通夜郎的情况时,趁机建议以其经验开拓西夷,使汉朝政令远播边域,深得武帝赞赏。于是,以司马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出使,使“西夷(四川西昌一带)邛、笮、冉、珑、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指做汉朝国内的臣属,不做外藩)。”并纷纷拆除边关隘卡,以示融合为一。司马相如还报,武帝大悦。以西昌地理位置看,司马相如此次的出使路线当如该志书前段所言,若取道停弦渡,自然是“纡回”了。但这与他前次出使路过停弦渡是两码事,不宜混为一谈。

往期看点

(33)常德与江西渊源

(34)周瑜后代落籍常德

(24)问水常德先拜码头

常德历史上的七次毁城之战

追溯往事,回味常德。老常德人讲常德人自己的故事!

编辑:若萱

了解常德历史,







































白癜风症状
南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rk/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