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态度,我非常的喜欢这部电影,原本我不想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长,电影解读本身是一件挺没劲的事儿,但是市面上所有的分析实在都太不靠谱了,所以,我就我个人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的,给大家提供一种“看懂”的思路。
我认为毕赣为整个华语影史在非写实造境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且从《野餐》到《地球》他成长的速度非常惊人。他电影的复杂性不在于一个接一个刻意的强反转,而在于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时空观将多个人物以及多种人生阶段平行铺开;在他的电影里,即做到了文本和全部的视听系统都是完全的莫比乌斯环还做到了形式即内容。
他能用一种非常理工非常硬核的科幻架构来呈现一个特别社会的故事,而且营造出极致浪漫的诗意。而且他的电影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格式塔,但凡拆分成部分都会使人迷惑不解,有时候会怀疑他是拥有类似《降临》里八爪怪思考逻辑的外星人。
关于《地球最后的夜晚》(以下简称地球)这部电影的创作灵感,有几个不得不提,
·影片的中文片名来自智利传奇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同名短篇小说集,他是“现实以下主义”(一种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街头剧场等多种写作手法的派别)发起者,虽然内容上可以说电影和小说并无关联,但我认为理解小说中游荡在时代里,讲述一代人理想的破灭与精神的迷茫,且作为精神符号贯穿始终的智利流亡者“B”的形象,能够帮助理解电影中“罗纮武”的形象。
·影片的英文片名《LongDay’sJournyIntoNight》,来自尤金·奥尼尔的家庭悲剧式自传戏剧《长夜慢慢路遥遥》,同样,内容上小说与电影并无关联,但我认为理解小说中作者家庭成员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将围困自己一生的枷锁与噩梦借由一天和盘托出的结构,能够帮助理解电影整体的表意。
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尤金·奥尼尔
·保罗·策兰的在年出版的名为《罂粟和记忆》的诗集,毕赣在《虹膜》采访中说,
“我的电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名为「罂粟」,第二个部分名为「回忆」。随后我对剧情展开解构,相互置换元素,将其从一个场景转移至另一个场景。这就是我构建影片的方式。”
同样,理解了「罂粟」和「回忆」就可以理解电影必须通过现在的两段结构呈现的原因。(注意哦,导演自己没有提一个梦字)
·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夏加尔的画《散步》《生日》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视觉风格。
我认为破译这部电影的密码其实是剧中角色罗纮武和万绮雯在电影院门口时的一句旁白。
“电影和回忆的区别是,电影肯定是假的,由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组成,而回忆分不出真假,它直接浮现在眼前。”
所以《地球》中由一个又一个镜头组成的部分其实是整个前85分钟,这是电影,是假的,但是在《地球》这部电影里伪装成了回忆,使其看起来难分真假;而直接浮现在眼前的是后55分钟,这是回忆,有真有假且可以再潜入作假,但是在《地球》这部电影里伪装成了一部电影(这时才出《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片名),使其看起来是假的。
人在做梦的时候会记得一个梦境的场景和事件但不会记得从一个场景怎么去到下一个场景的。电影中第一部分采用一个又一个镜头的跳切,将梦境本身的不连续伪装成12年前后记忆间的闪回;第二部分的长镜头,将封闭的潜意识的空间伪装成一个写实的梦,这些都使得文本的多义性成立。
然后可以问自己几个小问题
电影从什么时候开始入梦?第85分钟?或者第一秒?做梦的人是谁?
表文本——电影中有现实线
这个故事里万绮雯与罗宏武的恋爱关系真实存在,在第85分钟男主看电影时入梦,故事分为现实、回忆、梦境三个部分,两段式大结构,第一段12年后的现实与12年前回忆穿插,第二段为现实与回忆共同营造的梦境。这个版本网络上流传着各种情感向分析,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了,这里我仅提供一张自制的人物关系图供大家参考。
里文本——整部电影都在现实之下
电影在开场第一个镜头之后就入梦。(一个带着手表的绿裙子女人手握话筒(未露脸),画外音“看到她我就知道我又在梦里了”)
而第二个镜头(黄觉在床上醒来,伴随缅甸语的背景音,一个女人说他刚刚做梦了在讲梦话,问他梦到了什么,他说梦到了旋转房间的故事,得知女人也看过了他包里的绿皮书),在传统叙事中这应当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即梦醒之后的结局,将观众及时拉回现实并提供对之前大段剧情的消化时间然后得以心满意足的走出电影院,而导演把结局倒装到此处,用这唯一的现实直接衔接梦境(其实中间出了几秒主演字幕),使其表里文本成立的同时故意引导观众混淆梦与现实。
这个由黄觉饰演的“做梦的人”形象与影片中“罗纮武”形象一致,但真名在电影中无从考据,下文我们称其为“B”,在这个从床上醒来的镜头之后,B其实已经离开银幕往前走了,反而是作为观众的我们被困在这部电影里,经历了B在人类时间分钟之前经历的这个梦而且还很可能和“罗纮武”一起留在了B的潜意识深处。
这个梦主要关于B和他的父亲左宏元与母亲邰肇玫(B的母亲下文我会先称其为“M”)。涉及了B迄今为止的整个生命阶段以及小时候通过或耳闻或目睹构建起的对父母在成为他的父母之前的那个时代的想象。
故事分为梦中现实、梦中回忆、潜意识三个部分。两段式大结构,第二段长镜头部分是B的潜意识空间,第一段为B得以潜入这个空间之前,意识与表层回忆共同设计出的一个在表象上与现世无异的梦境。
梦中现实依据B的中年时代(白发)为背景构建;梦中回忆依据B青年时代(黑发)和对母亲M青年时代的想象为背景构建,时间设定为梦中现实的12年前。B通过这个表象上伪装成现实的梦境释放了自己自青少年时代以来一直压抑着的那些禁忌的欲望,同时,也只有先穿行过这些欲望,才可以抵达第二段中的封闭的难以进入的潜意识黑洞。
如果想真正理解这部电影和这个梦,发生在银幕之外,电影开始之前的“现实故事”可能要从B的母亲M讲起,我按照电影中的线索按顺序时间简单梳理小传如下(仅为个人理解)。
M是一个北方农村女孩,偶然认识小建,她告诉小建她叫“春凤”。确立恋爱关系后,小建说要带她回老家凯里,带“她”去坐飞机,便随其来到了贵州,后来才知道小建的老家其实在凯里下线的偏远乡镇,由于对凯里和飞行的向往,M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凯珍”。
为了生存,他们一起用小建家的祖宅经营起一家小旅店——“春凤招待所”,楼上住客,一楼不仅是旅客办理入住退房的接待门厅,还布置起了货柜和几台水果机,兼顾便利店和游戏厅,再在门前的平台搭建起简易的塑料棚,几件台球桌。
这个店面自然挣不了什么钱,乡镇生活也并没有太多消遣,她开始入室盗窃,主要是为了好玩。有一对夫妇她调查了很久,常常溜进他们的家,男主人有一本绿色的笔记本,他以和女主人的故事为原型正在写一本小说,小说是关于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他们住在世界上最甜蜜的房子里,每当念起扉页上的咒语,这所房子就会旋转起来。
男主人每多写一章就读给女主人听,那首扉页上的咒语自然也是写给她的情诗。M羡慕这对夫妇的爱情,觉得他们的房子就是世界上最甜蜜的房子,她也喜欢男主人写的小说甚至相信这个故事,以至于有一次把这本写了一半的书偷了出来,她打算把这本书送给他最爱的人。
之后,以多挣钱好带M尽快去凯里坐飞机为由,小建去凯里投奔大哥左宏元做了马仔,帮忙收高利贷,她则继续留在小镇经营旅店,不久小建认识了比她更漂亮的女孩,把她卖给了自己的大哥左宏元做情妇,至此M作为“凯珍”的时光结束了,她又叫回了“春凤”。
左宏元业务很多,还经营着凯里的夜总会和电影院,左甚至买了一间两层小楼给她,二层住人,一层经营餐厅,“小凤餐厅”。跟左在一起的日子里,她有钱打扮自己了,还有机会整天看电影,听歌唱歌,左夸她唱歌好听,她就常常穿那条墨绿的裙子像港星那样精心打扮站上夜总会的舞台,她最喜欢那首中岛美雪的《蓟花姑娘的摇篮曲》。
左宏元总是在外面忙碌,只偶尔来到M这里稍作停留和慰藉。她说服自己这种生活也还过得去,起码她还能看电影,而且左宏元大概是爱她的。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几年,后来,在离餐厅不远的地方搬来了一个叫做王志诚的男人,他是一个养蜂人,最开始只是邻居间寻常的串门,男人会给她送来新鲜的蜂蜜,慢慢的他们相爱了,她也说不清为什么,大概是和他在一起时总有蜂蜜吃,蜂蜜很甜。
后来她怀孕了,生下一个男孩,也就是B,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她也说不准,但是她已经成为了一个母亲,她对B的爱无疑是真实的。在B小时候,M常常放着那首中岛美雪的歌哄他入睡,给他讲她还叫“凯珍”时候的事,讲她过去看店时常常在门口玩水果机,讲她喜欢吃野柚子,说她有一个做歌手的梦,想去贵州各地巡演,挣钱带自己去坐一次飞机,然后跟着收音机里的音乐唱起来。
B又大了几岁,有一次,M送给他一只乒乓球拍,开玩笑的说过希望他以后能做运动员,那时的他总是对着墙独自练习,但因为没有人教始终不得要领。而爸爸左宏元只是偶尔才出现,且也不久留,他常常在醉酒后来,意有所指地摇摇晃晃地对着她唱《坚强的理由》。当B问起关于左宏元的事,她只告诉他爸爸外号叫做“老鹰”,在外面做大事,你要乖,听爸爸和妈妈的话。之后,他把老鹰画在球拍上,暗暗崇拜,也希望像爸爸一样厉害,以后做大事,更希望有一天爸爸可以有空教他打球。
M与王的关系持续着,左不在的时候,M有时会把B关在二楼卧室的衣柜里,用那只乒乓球拍插住锁孔,然后去和养蜂人幽会,养蜂人会带他去自己的蜂室教她采蜂蜜,她没有专门工作服,养蜂人就教她点燃火把来驱散蜜蜂;更多时候则是一起厮混在养蜂人的家,她觉得此时的自己和那本小说中的女人很像,她已经拥有了渴望中的爱情,甚至也有了世界上最甜蜜的房子。
有时候,她在约会前精心打扮,一大早就起来做头发,偶尔会叫B来帮忙,她还说过她想染成红色。M出门前会告诉B她要去隔壁养蜂人那里偷蜂蜜了,然后每次回家也会给他带回一点蜜,还给他说过用火把驱逐蜜蜂的事;但是也有空手而归的时候,她会哭,会一口气连核吃掉一整个苹果;甚至会对B说出我要是没有生下你就好了诸如此类的话。
偶尔王志诚也到小凤餐厅来找M,这时候B就又会被锁进衣柜,她觉得他还小,什么都不会懂也不会记得的,他们在卧室里亲昵,有时还会一起讨论私奔的事,M说她可以偷左的钱然后和王一起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开一家旅店。直到有一次左刚从小凤餐厅离开不久,王又来找她,不料左宏元中途折返,发现了他们的奸情,毒打了王和M,并警告王不许再与她来往,那时B也正好被锁在衣柜里。由于对左的恐惧,王不敢再与她见面。
那一年是年,M相信明年就是世界末日,所以她决心这一次一定要离开左宏元,和王私奔,这个想法已经在她脑海里盘旋了很久,碍于与儿子B的羁绊才次次作罢,但是现在留给她的时间已经太少而蜂蜜又实在太甜了。M与王约好了时间地点,年的12月22号,冬至日,世界末日前最长的那个夜晚,可是那天晚上他没有如约而至而是丢下她自己跑掉了。彻底绝望的B在他们物是人非的“世界上最甜蜜的房子”里点燃了火把与这所房子一起化作了灰烬。
冬至那晚,M离家之前留给B那本绿色封皮的书和一张她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站在刚开业的小凤餐厅门口,身穿一条墨绿色丝绒连衣裙,右手带着一只棕色牛皮表带的石英表,长卷发,画着精致的妆,照片背面,写下了她的真名“邰肇玫“和联系电话,希望B记得她而且以后再联系她,那一年,B刚刚12岁。
12岁时的B只记得妈妈是突然就消失的,那天附近有一场大火,她以前也常常消失,只不过这一次她没有把他锁进柜子更没有带着蜂蜜归来。有一天,他拿着M留下的照片找到左宏元,问妈妈在哪儿,左抢过照片,用手上的烟烧穿了照片上女人的脸,他愤怒地告诉B,你妈妈是一个坏女人,她偷东西,办假身份,警察叔叔已经把她抓去关了起来。这个解释他显然无法接受,他更希望进监狱的是左宏元。
后来,B上了小学,基本上都独自待在“小凤餐厅”的家,自己照顾着自己,身上常常很脏,仍然用那只画了老鹰的球拍一个人对着墙壁打球,甚至还会躲进柜子,期待她来打开。
年纪更大了一些,B开始跟着爸爸“老鹰”做事,绰号“白猫”,一直以来B是那样的崇拜着这位由母亲塑造的缺席的父亲,以致在胸口纹上了老鹰的图腾,他赌博,泡妞,跟在爸爸身边就像其它混混一样消磨着时光。
直到有一天老A(中年的小建,贵州话里扑克牌的A读作jian)告诉了他关于M在年就死去的真相,他去找“老鹰”对质,他不以为意,在洗车房淡淡的告诉他这个女人本身就是他买来的一个情妇,甚至主动对他将M和老A以及养蜂人的韵事和盘托出。
这是B第一次真正走进成年人的世界,他从小笃信的“老鹰”父亲形象轰然崩塌,至此,他作为“白猫”的少年时代死亡了,他觉得是被自己的父亲亲手谋杀的。
一直以来,他是那样的想念并爱着M,她是唯一关心他给他带来过甜蜜的人,为什么左可以如此随意的谈论她以及她的死亡,如果左和妈妈是这样的关系,那他的存在又算什么?他甚至对左宏元动了杀心,但当时瘦小又怯弱的他自然缺乏勇气,回到和女友call机的住处,极度悲痛当中的B像妈妈原来那样连核吃完了一整个苹果,然后选择了逃避,连夜带着女友坐火车离开了父亲“老鹰”和故乡凯里。
后来他们去了旁海镇,他在工厂(有提过剧本中设定是泡沫厂)打工维持生计,就这样过了几十年,后来call机嫌他没出息和他离婚嫁给了一个协警,他只觉得离婚手续复杂。
离婚之后他来缅甸帮一个开赌场的朋友看场子,随身的包里还带着母亲留下的那张被父亲烧穿了脸的照片和那本扉页上写着咒语的绿皮书。
半生已过,B真正爱过的且从未停止思念的也就只有母亲一人,但母亲存在的凭据除了一张照片和一本书,就只剩童年时代断断续续的回忆。他甚至想不起母亲具体的长相,只是常常凭借那些回忆在脑海里构思着她短暂的一生以及假如她活过了那个冬至之后的事。
他一直渴望着认识并了解这个女人,渴望能回到那个12岁的自己无知又无能为力的年的冬至日,更想要亲自问问她为什么能忍心抛下那么小的自己。
一个晚上,在暂时落脚的翡翠旅馆,他又翻看起那张照片和那本书,然后在新女友身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地球》这部电影开始于此时。
在这个梦里中年B作为自己回忆的潜行者,化名“罗纮武”(一个男港星名),以侦探和杀手的相关第三方身份游走于自己表层回忆构建的梦境之中,串联起自己的前半生并纠缠进父母那代人的往事。这一次,他不再是回忆中弱小的孩童,在新身份的掩护下,他获得了与过去平等对话的权利,最终下潜至潜意识的深处,亲手解救了那些被困在自己回忆深层永远没有出口的人物镜像。
在梦里,B以及出现在B生命里的各种人物被解构成彼此独立的镜像出现(关系图附于文末)
B的前半生依据几个重大事件被解构成:12岁的“小白猫”;20左右的“白猫”;30左右的年轻“罗纮武”;42左右的中年“罗纮武”。
B的父亲形象被解构成:罗纮武死去的父亲(B真实父亲形象的模糊代号);左宏元(回忆中的残暴黑社会父亲);“老鹰”(小时候回忆里由母亲塑造起来的厉害父亲)。
B的母亲形象在其年死亡前被解构成:小凤(春凤)(B真实母亲形象的模糊代号);凯珍(来凯里前的母亲);“万绮雯”(被卖来凯里之后生下B之前的母亲,名字来源于港星名,形象按照片虚构);在其年死亡后,为了保证她在这个梦里不死,依据B的各种回忆,被编造成:“白猫”母亲(依据童年回忆和青少年时代对母亲的想象编造的老年母亲形象,开理发店因为小时候她曾教他剪头发,玩跳舞机可能是真实记忆也可能是水果机的派生);真实母亲(在白猫母亲形象基础上更贴近真实记忆,红发,火把);邰肇玫(依据母亲真名和父亲对他说过母亲因偷东西做假身份进了监狱的记忆虚构的囚徒母亲形象,并且由于对这个形象的本能抗拒「母亲在他心中是完美的」,又伪装成母亲少女时代的闺蜜及狱友形象出现);陈慧娴(依据另一港星名和B对母亲成功和养蜂人私奔后的生活的想象编造的形象)。
其它无足轻重的人物:男性—老A(中年小建),协警(前妻call机的现任,狱警,交警,均为其派生),养蜂人(真名王志诚,陈慧娴前夫旅店老板为其派生);女性—call机(白猫吃苹果时的女孩,也是后来B的前妻),翡翠旅馆女孩—B的现女友。
其中,“12岁的小白猫”,“凯珍”,和“真实母亲”三个镜像出现于影片后55分钟,下文再说。
在表层梦境中,B以罗纮武的身份参与到依据自己的3个回忆事件虚构出的故事,从而满足3个禁忌的欲望。尤其一提,B对于单凭自己的力量实现欲望有怀疑,所以让刚到凯里的罗获得了一支枪(枪作为最普遍的男性符号,代表躯干的延伸,强大和权威),以此来强大自己。
事件一:青少年时代的自己“白猫”的精神死亡,离开父亲独立,真正步入成人世界。
欲望一:我想去帮助那个时候软弱的自己,甚至杀死父亲。
满足一:梦境现实里的罗因为父亲已死而必须且得以返回故乡凯里(父亲的存在是对B回忆凯里的阻碍),进而回忆起同样在凯里发生的“白猫之死”事件,罗是“白猫”的好友,陪伴了自己的成长,而且承担起作为朋友的责任,竭力寻找着这个孤独的青年在强权父亲阴影下“死亡”的真相,甚至要找到凶手左宏元为自己复仇。
事件二:在生下自己之前,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M,美丽优雅,但处处受制于黑社会老大左宏元,之后与一个男人偷情,并计划私奔。欲望二:我想去帮助去爱那个时候的母亲,并且帮助他脱离父亲的控制,亲自给她幸福。(直面自母亲失踪以来心底的俄狄浦斯情「弑父娶母」)
满足二:同“罗纮武”的化名,让该时期母亲化名为“万绮雯”,在“复仇事件”进行中,与罗相遇并相爱,罗打算杀了左然后带她去缅甸,且在电影院里成功杀人(同时完成了欲望一的复仇)。
影院“弑父”场景之后,一方面,镜头上直接衔接到罗透过色情影厅的门上的洞往外看,那两个洞的位置在美女图案的乳房中间,(「吮吸母乳」,文本上对俄狄浦斯情节的呼应);另一方面,梦境现实里,通过罗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所有与母亲镜像有情感联系的男性镜像都死亡了(老A,老鹰,左宏元,白猫,被打掉的孩子),只剩下罗纮武一人。(「完全占有」除了自己没有男性真正能保护母亲,文本上对俄狄浦斯情节的呼应)
虽然障碍左宏元被罗成功枪杀,但万绮雯却没有如约而至(对应B记忆中母亲在冬至那天的死亡事实,不管他是否成功杀了左,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至此表层梦境中的12年前回忆故事结束,事件二中的欲望未能全部满足,因万绮雯失踪衍生成“寻找万绮雯”参与进欲望三(衔接至歌厅废墟场景)。
事件三,在生下自己之后,成为了母亲的M,陪伴了自己12年,后被情夫抛弃在年的冬至自杀。欲望三:希望她不光活过那个冬至而且一直好好的活着。
满足三:梦境现实中罗纮武母亲“小凤”在其小时候失踪,回到凯里的他在旧宅的钟里发现了一张母亲脸部被毁的照片,根据照片后的姓名电话线索,开始了寻母之旅(通过在梦中回忆里设计他12年前把这张照片送给了万绮雯,这个寻找过程被伪装成“寻找旧爱”),整个寻找过程中母亲形象一直活在别人的描述里,没有真正出现,但是通过一直发现线索,一直可供寻找,来维系着她在这个梦里的生命(因为照片没有脸,只要真身一直不明确出现,她可以被伪装成任何形象)。这个续命操作在梦境里通过B的真实记忆和想象记忆加工完成。母亲先后被投影为“万绮雯”、“白猫母亲”、“邰肇玫”、“陈慧娴”、“歌女”(详见上文镜像解构部分或文末关系图)。
来到歌厅废墟后,欲望二的参与和梦境的动荡以及女老板模棱两可的回答,使得罗纮武完全模糊了他正在寻找的是谁,问了女老板一句“她多少岁?”。老板把他打发进了电影院。
通过在电影院睡着,带着“寻找旧爱”与“寻找母亲”的欲望,终于有机会进入潜意识的黑洞,那个本应该永远不会结束的冬至日夜晚。
在上文提及的人物镜像中,“12岁的小白猫”,“凯珍”,和“真实母亲”三个镜像就被封存在这个夜晚当中,周而复始无法逃逸,表层回忆和梦境也无法轻易触及,这也是一直以来困扰着B,渴望与之和解而无法和解的三个最大的心结。这三个人物镜像与现实中的对应事件和欲求可以概括为:
人物镜像1:“小白猫”—12岁时的自己,脏兮兮的,在胸口总是揣着那只画着老鹰的球拍,母亲死亡,父亲忙碌,独自生活,孤苦无依。
想要:与父亲的亲密关系(叫他的名字,陪他玩,教他打球等)
人物镜像2:“凯珍”—没有被卖来凯里前的母亲,一头利落的栗色bobo头,穿红色皮衣,俏皮可爱,单纯任性,喜欢唱歌,吃野柚子,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想要:坐一次飞机,成为歌手,拥有小说般的爱情。
人物镜像3:“母亲”—来到凯里,和养蜂人偷情且生下B的母亲,一头有些枯卷的红色短发,穿棕色羽绒大衣,冬至日当天因为情夫养蜂人的背叛自杀,已经死亡。
想要:冬至日那天养蜂人如约而至,并与其成功私奔。
“罗纮武”先是来到了一层潜意识,进入了由母亲去世后那段孤独的童年时光构建起来的矿洞空间,(山洞主要为氛围隐喻和对表层梦境中白猫之死的对应),小时候偷穿过的父亲的皮衣刚好合身,为童年的自己短暂扮演了父亲的角色,从衣柜里将自己释放,叫自己起“小白猫”的绰号,教自己打乒乓球。通过化身罗纮武自己帮助自己走出童年困境,和12岁的“小白猫”和解,进而才能往潜意识的更深处下潜,启封更多的记忆(“小白猫”把守着整个潜意识空间的地图)。收获道具旋转球拍。路过那名辜负了母亲的养蜂人。
通过索道下潜到二层潜意识,进入依据母亲在自己童年时讲述的她的“凯珍”时代而构建的“春凤招待所”,帮助少女凯珍赶走小流氓,中了水果机的野柚子,通过”小白猫“处获得的道具为凯珍实现了飞行的梦,而且跨越锁住的门提供了歌手梦实现的机会。来到夜市广场后,少女凯珍形象和红发母亲形象在集市上出现了转换(两人穿同样的牛仔裤和靴子,这两个形象的脸没有同框)。
然后跟随母亲,下坡至三层潜意识,中途偷了一个苹果。借助手枪的力量,帮助母亲在这个冬至日与她所爱的养蜂人私奔成功。送苹果未成,佯装劫匪,收获道具永恒腕表。
此刻,B借助罗纮武这个形象想要通过潜入自己的回忆而满足的欲望已经全部实现,B和自己的过去全面和解,也成功帮助各个时期的母亲实现了愿望,使命结束,这个梦可以醒了。罗大口的吃着那个母亲没有收下的苹果,往刚才凯珍告诉他的出口走去。
然而此刻他做了一个选择,他又折返回二层潜意识,在后台找到了凯珍,把母亲最珍贵的腕表送给她,点燃了那只绽放一分钟的烟花,在那个已经烧毁的“最甜蜜的房子”亲吻凯珍,他决定不走了,愿意永远困在这里,亲自给这个时空的凯珍小说里的爱情。
最后一个镜头回到那根在人类时间8分钟前(我2刷开了秒表计的)被点燃的烟花,它还未熄灭;而在这个封闭的潜意识时空里,漫长到仿佛永远不会结束的冬至日夜晚也迎来了它的破晓。
PS:
·那根烟花还是会燃尽的,只不过潜意识里“凯珍”那层时空的1分钟长度大于我们人类时间的8分钟。(参考《盗梦空间》中的时间关系来理解)
·这个梦也还是会醒的(影片第二个镜头的倒装结尾),但是影片止于此处,完全就是浪漫化的表达而已。
·因为少女“凯珍”还没有去凯里,还没有认识左宏元,更没有生孩子,而且时空不同,所以不讨论伦理问题。而第一段“万绮雯”部分,那个孩子被打掉了,也规避了伦理问题。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梦境越深,与现实关联越远,也越发不稳定,所以在第一段85分钟的表层梦境中,因为不断挖掘回忆导致梦境动荡,大脑的防御机制不断对B做出“你正在做梦赶快醒来”的提示:最开始的环境提示,泥石流,不停的下雨和漏水,地震(晃动的水杯);开车时广播提示,将有暴雨和泥石流;白猫母亲提示,泥石流不可怕,活在回忆里才可怕;交警提示,前方出现塌方之类的巨响无法继续开车前进;call机提示,有两个陈慧娴,一个年纪大的年就死了,还有一个也结婚了;前夫提示,枪是假的,荧幕坏了,她是讲故事的高手,她没有生过孩子。(可参考《盗梦空间》的对抗力量来理解)
·然后为什么后55分钟不动荡了而且一镜到底。因为后55分钟是潜意识的最深层,是无法随意启封的完全封闭且自成系统的完整时空(导演理解当中的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宇宙)。(可参考《盗梦空间》的迷失域来理解)
·精神分析啊弗洛伊德什么的,确实在西方早就被玩剩下了,毕竟是在冷战背景之后衍生的一套东西,放在当今的语境好像比较过时(《穆赫兰道》都是20年前的事了)。但是华语里确实没什么人在玩也没见谁玩出什么来,而且毕赣的电影仅仅借用了一些概念,其实他没有在执着这个。
·我一直的感受就是如果把毕赣电影里诗学的那些视听系统和意象系统都拎出来,他的内核其实是非常量子物理的,其实会更像《盗梦空间》《前目的地》《源代码》,而不是塔可夫斯基,大卫林奇或者王家卫,尤其是王家卫,他和王家卫一点点关系都没有!
《地球》中视听系统的构建
摄影系统
毕赣在前作《路边野餐》里创造了一套通过摄影机运动来表意的语法,大致是,左移镜头(摄影机从右向左逆时针运动)表示时间的回溯,代表回忆;右移镜头(摄影机从左向右运动)表示时间的流逝,代表现实。
其实在《地球》中仍然保留了这个语法,可以观察到影片前85分钟全部使用了左移镜头,可以明显感知到的右移镜头出现在最后一幕的旋转房间(房间顺时针旋转)。然后《地球》中增加了上移和下移镜头的表意,由汤唯开始的镜头上移(从脚拍到头),由黄觉开始的镜头下移(从头拍到脚)。最后一段长镜头就不用说了,保留了潜意识作为一个封闭空间的整体性。
音乐系统
恰到好处的三首经典老歌,《墨绿的夜》,《坚强的理由》,《蓟花姑娘的摇篮曲》,仍然如《路边野餐》中的那首《小茉莉》,巧妙的在参与了听觉系统构建的同时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本表意。
收录大量环境音,第一段中尤其是水声、雨声,模糊梦境的边界;第二段中是风声,配合长镜头营造漂浮感。
“影院杀人”,“索道滑行”,“夜空起飞”,“旋转房屋”等关键场景的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
表演
小姑爹从来不让我们失望!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演小白猫的罗飞扬小朋友(《路边野餐》里的小卫卫)又自然又可爱,那种小大人的劲儿太对了;
专业演员方面,张姐一如既往地精彩,贵州话也用心练了;黄觉整体还不错,气质是在的;汤唯就有点尴尬,尤其在长镜头部分,手仿佛不知道往哪里放,但整体比我期待中好很多了(相比什么《黄金时代》中的表演……),不过为了迁就她只能把人设改成北方外来妹是有点得不偿失的;至于李鸿其……只有一个吃苹果和几个背影实在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选角还是值得肯定的!(感觉李鸿其老了能长成黄觉那个样子)
符号系统
·贯穿整个前半段的水与火,野柚子——象征梦境间记忆片段的相互渗透
水:各种漏水的房间,下雨,地面积水,修车时滴水,水池;
火:烧穿一个洞的照片,被烧毁的房子,大火,火把;
野柚子:吃柚子,水中倒影树,野柚子歌厅,野柚子歌唱大赛,水果机的野柚子;
另外还有短路的屏幕,老鹰,乒乓球,苹果,蛇,黑桃A,钟,手表,绿皮书,泥石流,等。
·母亲全年龄段不同镜像与绿色(水)和红色(火)——对母亲形象的视觉与意向解构,绿与红,水与火即是对立也是互补
回忆与期待里的母亲镜像是红色的,穿红衣服,染红头发,举火把;
虚构的母亲镜像是绿色的,穿绿裙子,出现在藻荇蔓生的水岸,废旧泳池,被关在山涧里的监狱;
同时绿色(水)与红色(火)也互相交织,绿色的汤唯对黄觉说的第一句话是“借个火”;张艾嘉对黄觉说的第一句话是:“剪头发?没水哦!”
·母亲生下孩子后(偷情期间)的几个镜像与蜂巢结构和蜂蜜——象征养蜂人以及偷情的甜蜜
监狱的隔窗,理发店的地板和蜂蜜水,长镜头中的铁门;
“我的日子太苦了,至少在他那里蜂蜜很甜”
迷影的仪式感
和男主角一起带上3D眼镜;85分钟出片名,电影中的电影,梦中的梦。
一些问题
·文本结构过于复杂。虽然表文本大体逻辑通顺,但会留有太多令人迷惑的细节,虽然完成了多义性表达,但大大削弱了情感的冲击。影片最后的“抢手表”,“送手表”,“旋转房间”,“烟花”本应该是极其动人的瞬间,但最后的力度显然不够。(远不如《路边野餐》中一首小茉莉动人)
·对视听系统的执念,尤其对用一个长镜头表达完整时空的执念过大。这种执念本身是非常好的,作者导演没有自己的坚持就完蛋了,所以其实也不能算缺点吧,但由于技术难度实在太大,工业水平还达不到,只能最后牺牲了影像的速度和节奏进而牺牲声效来配合它。
(比如“索道滑行”段落要是设计一个加速度再配合渐进的声效就炸了,但是现在就保证匀速已经快逼疯摄影;再比如“夜空起飞”段落,不这么平,增加出颠簸和翱翔感也会炸,但是现在就保证平稳已经要累倒三个操机员……)
·毕赣还是不太会写台词。旁白部分都还不错,一到人物对话就不太行,只偶尔会有几句精彩的,比如废墟歌厅和女老板的对话,长镜头中和小白猫的对话。
一点想法
侯孝贤说,好的创作一定要背对观众。毕赣表示过赞同,而且又加了一句:
“不仅是背对的,还是赤裸的,这是一次交易。”
在这次与《地球》85分钟+55分钟的赤裸交易中,我觉得已经不能说这是一部毕赣私人的作者电影,已经达到了私密的程度,他是那样的真诚的亲手解剖了自己,再亲手把血肉模糊的躯干缝合,过程无比痛苦,但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缝合的伤口才有可能愈合。
之前看毕赣的采访和演讲,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存在焦虑的人,我觉得好羡慕他,一个人居然会没有存在焦虑,活得这么理所当然。但是在《地球》里我分明看到了通篇的焦虑,原来他只是一个隐藏高手和收纳大师。这部电影完全是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任性实验,最多还算送给母亲的情书(凯珍为毕赣母亲真名)。
他把自己生命的片段和不想面对的回忆通通解构然后巧妙的编织进故事,再派遣一个自我的镜像去逐一寻找和解决,因为没有人关心自己就只好自己关心自己啊。然后把生命的半程,同罗洪纮武这个人物一起封印在了荡麦宇宙与一个他精心设计的HappyEnding里。
到目前为止,毕赣想说的其实一直都是金刚经里那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而他的电影就是他放下执念的途径,不会有什么能比自己潜入自己的回忆亲自修补更可靠了,人类回到自己的潜意识自愈真是一个浪漫至死的概念,我永远都会被这个主题感动。
“我们不是过去的囚犯,我们可以对过去为所欲为。”
他在《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中提起:“我这两部电影包括前面的短片,已经把我自我的问题解决掉,接下来我肯定不会这么拍电影,反而是一个好事情。”在《十三邀》里他也对许知远说,他身边的人都不太会关心自己,要关心自己才能关心别人。他说他接下来他可能会开始拍别人的故事,可能会开始“关心人类”,他要往前走了。
真好啊,他可以往前走了。
Moon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rk/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