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的时候,我就去跟他们谈谈心,帮着做一点家务,他们的子女常年在外,没人照顾,我的父母亲也七八十岁了,将心比心嘛,让这些老人感受到一点温暖,我觉得这是应该做的。”48岁的龙友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他腿患痛风多年,走路不便,却经常主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他是凯里和谐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的一员。因为长期无偿献血,年,他还被评为全州十佳最美献血人。在和谐社区,像龙友泉这样的志愿者有一千多名,其中年龄最大76岁,最小12岁。
和谐社区成立
和谐社区成立时,辖区的总户数是一万多户,人口两万五千多人。为了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孝善友爱的幸福家园,社区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
该工作站通过开展教育服务在社区、党员服务在社区、问题解决在社区、贴心服务在社区、幸福和谐在社区等工作,形成了“你帮、我帮、大家帮”的志愿服务格局,实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志愿服务成果。
年,和谐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这是凯里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志愿服务是一项自愿无偿为社会服务的崇高事业,
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凯里市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力求打造成一座有温度的公益志愿之城,助推凯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目前全市建立了30多个志愿服务工作站、多支志愿者队伍和团体,注册志愿者4万多人,“微爱黔行”、“爱心联盟”等爱心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全市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
志愿服务氛围越发浓厚,
更好地关怀到了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凯里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单位,其中大部分是青年人。
22岁的凯里学院大四学生文言法就是其中一名。他从大一加入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到成长为凯里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席,这三年,他见证了青年志愿者们的辛劳和奉献。
在辛劳中得到锻炼,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凯里学院八千多名的在校注册志愿者,和文言法一样,用青春践行志愿之美,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志愿奉献精神。
团市委
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近年来,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凯里的志愿者们,围绕“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服务人民群众需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做了许多志愿服务工作:
他们关爱慰问困难青少年,陪留守儿童过六一,开展爱心支教、爱心捐款等活动;
他们参与文明引导、文明宣传等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
他们进行家电维修、爱心义剪、高考送水、爱心义诊等便民服务;
他们开展义务植树、清洁卫生等环保志愿服务;
他们服务环雷公山超公里跑国际挑战赛、黔东南“魅力中国城”竞选投票、凯里市“贫困学生每人一张卡”大型捐助仪式、国际民歌节、“年传奇巨星中国行”中葡对抗赛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
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
开展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温暖了凯里这座城市。
近年来,他们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农村扶贫、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开展了很多服务项目。
本台记者:雷子德
资料提供:共青团凯里市委、大十字街道和谐社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x/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