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还记得我们小镇的第19任“轮值镇长”吗?三位旅游达人担任“联合镇长”,行走小镇内外,她们说,要给小镇带来最棒的游记。
今天,“镇长”林苑就给我们奉献了色香味俱全的丹寨旅游攻略。她感叹,在丹寨玩了几天,时间完全不够用,唯有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来源:Caterpillar的行摄日志(ID:DanzhaiWanda)
作者:Caterpillar
云上丹寨
质朴简单的生活,总是心之所向:
云雾之中,田野之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抹纯净的眼神,就能融化一切。
走进村落,白鸭戏水,鸡犬相鸣,挑担的老人拐过村口,金黄的玉米挂满房梁……
以天为盖,以地为炉,青山绿水中,赴一场少数民族的节日盛宴……
穿上所有少数民族中最华丽的服饰,这一刻,做一位花衣银装的苗族姑娘……
探访古法造纸的非遗传承地,花草和纸浆的结合,让细微的美好得以长存……
亲手做一份独一无二的蜡染,古老的技艺,千年的传承,天然植物的染料含着淡淡的草木香……
一段旅程,从未曾了解,到不愿离去:
这里有高山长青,绿水长流;
这里有甘甜空气,淳朴笑容;
这里有民族风情,古老村落;
这里有非遗传承,节日盛世;
这里是云上人家:丹寨。
一次满足你的N个愿望的小镇
出发前,对丹寨感到陌生,只知道位于黔东南,曾经的黔东南行,质朴而美好,也让我对丹寨充满了期待。
丹寨的印象,从呼吸开始,清冽新鲜的空气,闭上眼睛,也能闻到山水的气息。
丹寨的第一站,是依湖而建的丹寨万达小镇。
古朴的色调,木质的外墙,少数民族的建筑,和周边的山水融为一体。
收拾好行李,和当地的朋友聊聊丹寨,才知道,小小的一座丹寨县,竟然有七个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口头经典“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非遗之乡”。
大部分的非遗项目,在小镇上都能看到,甚至可以亲手做一份属于自己的手工:蜡染、鸟笼、造纸、油纸伞等等……
蜡染是我最感兴趣的项目,每一步的工艺,都对应着千年的传承。
一幅独一无二的蜡染,是此行最珍贵的纪念品。
先用铅笔画好图案,桌面有一些现成的简单花鸟鱼,可供参考。
铅笔画好后,店家耐心地教我上蜡。
铜刀为笔,蜂蜡为墨,将刚刚画好的图案再次勾勒出来。
画好后,用天然染料上色,用板蓝根发酵而成的蓝靛,让蜡染也带着清新的草木香。
另一项可以体验的非遗项目:古法造纸
当地造纸以构皮麻、杉根和清澈的泉水为原料,经过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
如今对古法造纸加以改良,纸上配以鲜花,再浇上一层纸浆,能长期保持鲜花的色泽与形状,亲手做一份带回家,既美观,又有纪念价值。
走到另一家店铺,被门外的油纸伞吸引而来,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里,怎能少了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在这里,可以尝试亲手做一把油纸伞,体验一下“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的传统制作工艺。
鸟笼在丹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县城周边的卡拉苗寨,是传统手工编织鸟笼的专业村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鸟,当初建造万达小镇时,当地村民开工也会带上鸟笼,休息时逗逗鸟,便是极大乐趣。
这里既有实用的鸟笼,也有用于装饰的精品。若有兴趣,亲手组装一个鸟笼,也是不错的体验。
鸟笼的旁边是山水传承茶苑,荔韵红茶和小青柑口味独特,对于喜爱花果茶的我,非常对味。
这座茶苑里还可以租赁苗族服饰拍照,而且是苗族的盛装。
苗族服饰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绝非徒有虚名,穿上精致的民族服饰,瞬间化身为当地的苗家女子。
除了体验手工,小镇上还有许多节目,如斗牛、斗鸡等。
斗牛比赛结束后,还可以和牛合影留念。比赛场上凶猛的牛,没想到竟然也能这么温顺。
每天下午,都会有少数民族的巡演队伍经过小镇。
吹奏的芦笙,是当地人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逢年过节,吹起芦笙跳起舞,满满的喜庆。
如果对少数民族的乐舞感兴趣,千万不要错过晚上的篝火晚会。
第一项表演,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锦鸡舞。
锦鸡舞来自锦鸡苗族,因崇拜锦鸡而得名,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跳锦鸡舞,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紧接着的木叶吹奏、踩鼓舞也非常有少数民族特色。
看完演出,继续到小镇上闲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伴着细雨的夜景,别有一番风味。
走进非遗之乡
作为非遗之乡的丹寨,值得探索的地方实在太多。
如果时间充足,不妨到周边的村落走一走,既能看到当地的传统文化,又能感受到原生态的村落:排莫村的蜡染,石桥村的造纸,麻鸟村的锦鸡舞,王家村的刺绣、卡拉村的鸟笼、排牙村的芦笙,杨颂村的祭尤节,交圭村苗鱼节、高要村的梯田……
不得不感叹时间完全不够用,只能留些遗憾,下次再来。
第一个村子,是以古法造纸闻名的石桥村。
走过短短的山路,一座巨大的山洞赫然眼前,这便是穿洞古法造纸遗址。
自古有匠人在穿洞口建坊造纸,这里的水质含弱碱性,造出的纸保存年限长达年,被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指定为文物古籍修复纸。
在这里见证从纸浆到纸张的全过程,感觉颇为神奇。
告别穿洞,驱车前往大簸箕苗寨。
蹚过浅浅的小河,对面就是原生态的村落,没有生意,只有生活,简单而质朴。
石桥村另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是纸街,地如其名,这里有许多造纸的手工作坊,但也不失生活的气息。
这里不仅有古法造纸,还将传统工艺延伸到花草纸、豆画等,创意让古老的纸张焕发了新的活力。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干农活的农妇已经归家,路口的村民烤着炭火聊着天,炊烟袅袅,饭菜飘香。
像当地人一样赶集
喜欢体验当地生活的朋友,丹寨的集日不容错过。
对应着十二生肖,每六天一次的传统集市,让安静的县城也热闹起来。
这里有原生态的农副产品,苗家的草药,服饰和小吃……
但更吸引我的,是清澈透明的眼神、淳朴真诚的笑脸。
清澈的眼神折射着透明的心灵。
最简单的内心,才能绽放最动人的微笑。
赴一场少数民族的节日盛宴
告别县城的集市,今天到别的村子瞧一瞧。
丹寨多山,少平原,为了耕种,在山脉开垦出层层叠叠的梯田。
位于梯田之上的高要村,是摄影师们最爱的景点。
若是稻谷丰收或是田间灌水的日子,想必会是更美的一番景致。
梯田之上,绿树之旁的小小村寨,所谓与世无争的朴素生活,大抵不过如此。
车子继续在山里前行,只为赴一场少数民族的节日盛宴:交圭村的苗鱼节。
苗鱼节是丹寨苗族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辞旧迎新和预祝来年幸福的传统节日,过节时期在农历九月至十月。
在这样家家户户,全家老少都出动的节日里,和村民一同分享过节的喜悦,实在太幸运。
为了准备这顿宴席,村民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支起了炉灶,巨大的铁锅里,用铁锨炒菜。
一旁的长桌上,切葱、调味、米粉、米饭都在有条不紊地筹备中。
待一切准备就绪,妇女们便排成一列,捧着菜肴上桌。
以稻田为场地,以青山为幕席,一排排的圆桌和长椅,吃着新鲜的农家饭,喝着自制的米酒,瞬间融入了这个村子。
用餐过后,村民们吹起芦笙跳起舞,连小朋友也手舞足蹈地参与其中,简单而又欢乐。
一段尘封的繁华盛世
如果时间有限,从丹寨县城驱车十分钟,就能开始一场怀旧之旅。
群山环抱的金汞矿,曾是丹寨最繁华的地方,电影院这种五六十年代奢侈的娱乐,都能在这里觅得踪迹。
随着汞矿的枯竭,这里也逐渐被人遗忘,但所有的一切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一砖一瓦都带着历史的气息。走进这里,仿佛回到五六十年代。
完好保留的厂房,让它成为了电影和外拍的绝佳取景地。
伴着满地的落叶和废弃的汽车,萧瑟的工业复古风呼之欲出。
攻略篇
游玩建议
丹寨是非常适合扶老携幼出行的目的地,高森林覆盖率,让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很适合养生,而多项可以亲手制作的非遗项目,又可以让小朋友寓教于乐。
如果喜欢轻松的行程,在丹寨万达小镇就可以体验多项非遗,如果喜欢人文,想要探索传统文化的根源,那周边就有太多值得探索的村落,距离县城十分钟到一小时车程不等。
住宿攻略
古城人文旅行的最为难的是:淳朴原生态的村子,住宿餐饮总是诸多不便;舒适便利的古城,往往又已经非常商业化。
丹寨倒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万达小镇享受舒心的服务,而驱车十分钟,就能到达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村落。
丹寨万达锦华温泉酒店:穿过庭院,来到古色古香的大厅,房间、餐厅、楼道,每一处的装饰都恰到好处。在房间,推开窗户,便可远眺吊桥和青山绿水,非常惬意。房间每晚约四五百元。
幸福里丹寨归来客栈:坐落在湖边的清新客栈,特别喜欢两间主打的客房,LOFT结构,多人出行时,是不错的选择。
交通攻略
飞机:贵阳龙洞堡机场-贵阳客运东站-丹寨县
高铁:凯里南站(沪昆)-凯里市州林汽车客运站-丹寨县
三都站(贵广)-丹寨县
美食攻略
这里最具特色的美食是苗王鱼和斗鸡肉。
苗王鱼用的是长在水稻田里的稻花鱼,以稻花为粮,非常原生态。烹饪时加上研制多时的红辣椒,再配上青椒、花椒、生姜等,一盘麻辣鲜香的苗王鱼便大功告成。
斗鸡肉则更特别,比赛中战败的斗鸡,就直接成为餐桌的美食,配以多种佐料,干锅翻炒,香味四溢。
这里的韭菜根也是不错的小吃,喝粥时来上一小碟,很是开胃。
还有全程陪伴我们的酸汤:酸汤鱼、酸汤猪脚、酸汤牛肉、酸汤粉……这里的酸汤麻辣酸爽中伴着薄荷的清香,非常特别,每家酸汤都有不同的口味,但同样都非常美味,一定要试一试。
餐厅推荐
追求用餐环境、喜欢在酒店用餐的朋友,可以选择在丹寨万达锦华温泉酒店的一楼餐厅用餐,落地窗外就是湖光山色和小镇街景,室内古朴简约,出品都很有保障,服务更是非常贴心。
喜欢品尝当地老字号的朋友,丹寨县城的酸汤猪脚、刘家粉都是美味又大碗的老店,值得一试。
手信推荐
来到非遗之乡,最好的当然是亲手做一份礼物带回家,花草纸、蜡染、鸟笼、油纸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地的苗药也非常出名,用于泡脚,疗效不错。
这里的茶叶也很不错,推荐山水传承茶苑的荔韵红茶和小青柑,清甜顺口。
喜欢小菜的朋友,打包一份韭菜根带回家也是非常下饭哦。
写在最后
短短几天时间,从一无所知到爱上丹寨,纯净甘甜的空气,开胃诱人的美食,云雾缭绕的山脉,真诚淳朴的人文,丰富多样的非遗,小小的丹寨容纳了太多的内涵,值得细细探索。只能感叹时间完全不够用,唯有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小镇全球招募“轮值镇长”
仍在火热进行中。
无论你是企业家、艺术家、主持人,
还是工程师、老师、导游,
只有愿意为小镇做一件好事,
就有机会来这当“镇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x/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