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凯里市 >> 凯里市学校 >> 正文 >> 正文

凯里故事官庄村的历史文化遗存

来源:凯里市 时间:2017-7-27

凯里市大风洞乡官庄村坐落在黄平县重安镇的江对岸,早先属于黄平县管辖,后来按照惯例划分县界,凯里市与黄平县的界线以重安江中心线来划分,官庄村就隶属于凯里市大风洞乡了。

官庄村是一个古村落,现今还保存着清代修建的四合院。

古村落、古民居是可贵的文化遗产,它记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先民的集体智慧。因此,我们要实地考察一番。

重安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据《清史稿》记载,“明洪武八年,以张佛宝、冯铎为(重安)正、副长官司。万历二十七年,改土吏目。传至张威镇,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袭职。”明洪武八年是年,至今已有年了。另据《明史》记载,弘治元年(年)设重安守御千户所,并屯兵于重安江堡上。实施军屯制度,使得大量屯军涌入,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了,商业也繁荣起来,重安镇便有了水运码头,大批外地商人也涌入重安。

重安镇天堂村的张氏祠堂,供奉着张佛宝等张氏族人的牌位。张氏祠堂是黄平县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土司制度的见证。重安街上有清代修建的万寿宫,万寿宫是江西会馆,说明江西籍的商人曾经云集于此,可见重安镇当初的繁华。

从人文地理上看,官庄村与重安镇隔水相望,官庄村的兴起于重安镇的繁华密不可分。

从凯施公路上遥望官庄村,江对岸郁郁葱葱的玉麟山下,绿树掩映间,散布幢幢民居。时代在前进,村子里有了很多砖混结构、外墙贴瓷砖的楼房,传统的木楼黯然失色,羞涩地躲藏在绿树丛中。

汽车从著名的“三朝桥”上驰过,沿江往南行驶不到1公里,便进入了官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民们于年集资修建的六角亭“望官亭”。

在望官亭下,碰见了村委主任张明友。他介绍说,明代张佛宝担任重安土司的时候,在这里居住,就有了“官庄”的称呼。官庄村位于凯里市大风洞乡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处玉麟山东麓,重安江西岸,东临重安江,西靠玉麟山腰求雨坡脚,南邻马田寨,北靠对江村沈家村寨,总面积2.0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住宅、道路、水面积亩。官庄自然寨有张、龙、黄、谭、杨、沈、刘、潘等姓,苗、汉聚居,全寨共有户人,85%以上为苗族。

官庄自然寨交通便利,距凯里至黄平二级公路米,距凯里至余庆高速公路重安江出口米,距大风洞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黄平县重安镇政府所在地米,距凯里市城中心40公里,距省会贵阳公里。官庄自然寨属典型的农业村寨,以种植业为主。

在张明友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四合院。在经过四合院的门楼时,我们注意到,门楼年久失修,盖的瓦已经脱落殆尽,门框和楹联也腐朽破败了,只有一个架子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光阴的无情。

步入四合院,四合院依山就势而建,正房坐西朝东,背靠山坡,面对江水,轴线是西东走向。这虽与中原地带的坐北朝南的走向不同,倒也符合风水的“青龙白虎”之说。

正房为一楼一底的木楼,五间。窗棂上雕刻有精致的花纹,似乎在诉说着四合院昔日的辉煌,引人注目的是窗棂上雕刻的麒麟形象,据说,只有武官才配雕刻麒麟。正房门口摆着两个硕大的鼓形石质门墩,浮雕花纹清晰可辨。

两侧的厢房也是一楼一底的木楼,各有四间。从院坝进厢房,有三部台梯,进正房有五部台梯,因为正房居住长辈,厢房居住晚辈,所以正房地基高于厢房,这是四合院的基本规矩。

院坝地面由方整的青石板铺墁,虽年代久远,石板上的凿痕仍依稀可辨。在院坝的西南角有一处青石雕刻的铜钱状地漏,可见四合院设计的精致。

正方的正对面,有大型条石砌的类似花坛的建筑,条石上有浮雕图案。依照典型四合院结构,这应当是影壁墙的基础。

在南厢房,我们见到了居住在这里的黄润盛老人,今年78岁。他说,这个四合院是黄家祖上修建的,黄姓祖籍江西洙泗巷,来重安经商发财了,买了田地,还修建了四合院。据黄氏族谱记载,该四合院修建于清代乾隆十七年(年),至今已有年了。据有关部门实地测量,这个四合院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院坝面积.8平方米,影壁墙基础(花坛)长7.9米,宽1.8米,高1米,正房为5间,厢房二层各4间,四合院围墙高4.5米。

该四合院建筑是凯里市目前保留规格较高的清代建筑,因长期失于管护,正房与厢房部分损坏,围墙大部分被拆除,门楼已严重腐朽损毁。亟待加以保护。

我们还参观了另一处四合院,这一处四合院的结构布局与先前参观的那一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院坝里铺墁的青石板和正房门前的石质鼓形门墩风化得更厉害些,门墩上的浮雕纹饰已经不可辨认。正房的木质墙壁上有木雕阴文文字,雕刻于于民国三十五年(年),此处四合院的正房和厢房是民国年间修建的,早先修建的房屋,估计是毁于火灾或其他原因。透过铺地的青石板,我们仍可以窥见这个家族当初的显赫与富有。据说,官庄村历史上曾经有七处四合院,其他的都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湮没了。

官庄村还有古墓葬、古水井,树龄年以上的老樟树等,都是历史文化的实物遗存。

官庄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比较丰富。例如传统的芦笙舞、板凳舞、苗族酒歌、飞歌等音乐舞蹈。传统的苗族服饰、刺绣、银饰、印染等。传统的节日有“三一八”求雨节、“五二六”看鬼节、“六月吃新节”等。

凯里市民宗局已将官庄村作为黔东南民族文化特色村寨予以登记推荐。凯里市文物局拟将官庄村四合院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信息令人欣喜。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苗侗文化是城市的基本文化特色。但是,凯里市的文化又是多元的,历史上有军屯制度的影响,现代有军工企业三线建设的影响,使得凯里市的文化多样性具有包容共生的显著特点。在长期多民族共生共荣中,创造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们应当怀着敬畏和感恩的心情来对待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先辈创造的,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份厚礼,我们要珍惜它,保护它。同时,还应当清醒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又是十分脆弱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当把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到保护民族的血脉和民族的基因来认识。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必将为凯里市的文化创新提供动力,从而提升凯里市的文化竞争力。(作者:李葆中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朝夕奔梦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

———————————————————————————————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凯里的信息,请加“风情凯里”的订阅号klswxcb。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北京中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xx/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