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凯里南站夜景沪昆高铁凯里南站凭借特色浓郁、巧夺天工的民族特色建筑,已经成为黔东南苗侗民族建筑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和窗口,享誉全国,成为国内高铁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沪昆高铁凯里南站是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主要途径站,站场东西长米,南北宽至米,为中间一等站,设5个站台7条轨道线,设计最高聚集人数为人,是贵州省除贵阳北站之外的第二大高铁车站,预计年旅客总发送量为万人。
高铁凯里南站总用地面积亩,站场设置有站房、站前广场、维修工区、变电所等区域。站前广场总用地亩。其中,第一层是候车广场和站前广场,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第二层为3万平方米的地下商场;第三层为地下办公用房及地下停车场,共4.4万平方米;公交车站及长途客运站总面积2.1万平方米,并预留了轻轨通道。站前广场秉承以现代建筑艺术展示传统苗、侗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延续了苗乡侗寨的文化内涵,功能集旅游、商业、娱乐、酒店、餐饮、办公于一体。
去年6月18日12时25分,从贵阳北站开往长沙南站的CRHA型动车G2准时到达凯里南站,标志着沪昆高铁凯里南站正式通车,凯里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缩短了与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吸引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凯里感受苗山侗水和人文风情。
目前,沪昆线上在凯里南站停靠的高铁列车达46个车次,每天进出凯里南站的旅客超万人。站房高铁凯里南站站房占地15亩,长米,宽43.9米,高22.7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共有两层,一楼主要是进出站层,二楼主要是候车层,站房内设计最高聚集人数为人。
从正面看,凯里南站站房就像一座坚硬、气派的风雨桥,桥墩有4个。这4个桥墩,底部宽,上部窄,呈梯级状,共有11级,每级的层次和轮廓分明,形状如同鼓楼。顶层支撑起桥面,桥面共3级,也是下宽上窄呈梯级状。整个站房就是黔东南苗侗民族特有的鼓楼文化与风雨桥文化的完美结合,整个设计独具匠心。鼓楼高铁凯里南站站房正面就是广场。在彼此相连的左右两侧,立有两座鼓楼,高耸于广场之上,巍然屹立,气势雄伟。这两座鼓楼的高度和大小相同,形状一模一样,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鼓楼底部直径有15.1米,下端呈方形,楼层高有9层,加上宝鼎,总共高22.89米。瓦檐上彩绘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等,秀丽玲珑,形象生动,蔚为壮观。鼓楼底部内圈有4根顶梁柱,外圈有8根顶梁柱。鼓楼外形平面呈八边形,底部四周置有长凳。每座鼓楼配套建有连廊。连廊宽4.8米,外廊长26米,含宝鼎则最高处为8米。每当夏日炎炎,很多乘客都要到鼓楼和连廊乘凉、休闲。风雨长廊在高铁凯里南站站前广场的东西面,分别建有一座风雨长廊,飞檐翘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两座长廊对称,呈弧形状。每座立有72根柱,分3个梯级。每座长廊长.5米,宽4米,高3.8米至6.3米不等。加上梁帽,廊高7.99米至11.8米不等。底面全部铺装硬质杉木板,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长廊上方还建有楼阁,多角重檐,呈鼓楼造型,共有房檐1至4层不等,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供旅客避风躲雨和休息。天井高铁凯里南站站前广场建有6个天井,相互对称,造型分别为正方形和长方形。顶部建有亭阁,覆以瓦顶,翼角起翘,可为进出站前广场与地下商场的旅客和群众遮阳挡雨。
高铁凯里南站站前广场的鼓楼、风雨长廊和天井,通体全是木质结构,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用榫铆连接,结构牢固,铆接缜密,充分体现了当地苗族侗族同胞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精湛高超。设计之精巧,造型之美观,令人叹为观止。彩色音乐喷泉在高铁凯里南站站前广场的中心区,还建有一座约0平方米的长方形彩色音乐喷泉。喷泉及彩灯随着优美动听的乐曲舞动,水面上时而形成串串涟漪、舞动的水花、绽放的花瓣,时而用高低不同的水柱,配合着五彩的灯光,变换出各种造型,时而如盛开的鲜花五彩缤纷、竞相怒放,时而似一群少女婀娜多姿、翩翩起舞,时而像一列武士整齐划一、高亢有力,时而喷出所有水柱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水与光的曼妙,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如梦如幻的水景画,每天都吸引大量市民和进出凯里高铁南站的旅客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来源/凯里都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北京中科医院坑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lizx.com/klsrk/6530.html